[实用新型]一种远像读写交互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2763126.7 | 申请日: | 2022-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9285510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30 |
发明(设计)人: | 赵阳;张江红;姚俊;沈文睿;刘沛宇;段红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睿视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27/01 | 分类号: | G02B27/01;H04N23/50;H04N23/51;H04N23/55 |
代理公司: | 北京佳信天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939 | 代理人: | 张宏伟 |
地址: | 201505 上海市金山***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读写 交互 装置 | ||
本公开属于显示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远像读写交互装置,包括:外壳,设置有观察窗口;光学显示模块,包括显示屏幕和光学成像单元;光学成像单元设置在外壳内,光学成像单元的输入端与显示屏幕相对设置,光学成像单元的输出端与观察窗口相对设置,以形成具有预定像距且能够从观察窗口观察的显示屏幕的像;摄像头,与显示屏幕电性连接,以至少部分地将其采集的图像在显示屏幕上显示;承载单元,承载单元形成平板,与摄像头相对,承载图像源,图像源包括阅读图像源或书写图像源。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这样不管使用者如何靠近,都能基于光学系统的成像保证人眼与透过窗口观察的像大于预定的距离,从而避免人眼图像之间的距离过近诱发近视。
技术领域
本公开属于显示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远像读写交互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阅读是用眼较多的使用场景,传统的阅读方式下,人眼直接阅读屏幕或书籍上的内容。这种阅读方式下人和屏幕或书籍的距离往往不可控,尤其对于儿童或青少年阅读者而言,由于习惯的原因往往会将眼镜靠向屏幕或书籍更近,因此更容易诱发近视等视力伤害。
如果采用强制性地控制人眼和阅读表面之间的距离的方式,例如采用标尺或者对读书姿态控制的框架等结构往往会有不佳的阅读体验,容易导致阅读者丧失阅读兴趣。
在日常书写场景中,也存在类似的问题。自然的书写绝大多数均为伏案状态,眼睛距离书写面之间的距离有限。其原因在于当距离太远时,一些书写者受到字体大小的限制无法看清读写内容,其往往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改变正常身体姿态以尽可能靠近书写面;长时间保持该非正常姿态可能会导致视觉疲劳导致近视,并引发颈椎或其它身体部位的变形等一系列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公开正是基于现有技术的上述需求而提出的,本公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远像读写交互装置以改变读写场景下的视觉体验。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公开提供的技术方案包括:
提供了一种远像读写交互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上设置有观察窗口;光学显示模块,所述光学显示模块包括显示屏幕和光学成像单元;所述光学成像单元设置在所述外壳内,所述光学成像单元的输入端与所述显示屏幕相对设置,所述光学成像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观察窗口相对设置,以形成具有预定像距且能够从所述观察窗口观察的所述显示屏幕的像;摄像头,与所述显示屏幕电性连接,以至少部分地将其采集的图像在所述显示屏幕上显示;承载单元,所述承载单元形成平板,与所述摄像头相对,承载图像源,所述图像源包括阅读图像源或书写图像源。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读写场景下,将来自图像源的读写图像通过光学显示单元以较远的像距进行显示,这样不管使用者如何靠近,都能基于光学系统的成像保证人眼与透过窗口观察的像大于预定的距离,从而避免人眼图像之间的距离过近诱发近视。并且通过光学系统成像可以将图像置于适于阅读和观看的位置,从而避免使用者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改变正常身体姿态。
还提供了一种远像读写交互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上设置有观察窗口;光学显示模块,所述光学显示模块包括显示屏幕和光学成像单元;所述光学成像单元设置在所述外壳内,所述光学成像单元的输入端与所述显示屏幕相对设置,所述光学成像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观察窗口相对设置,以形成具有预定像距且能够从所述观察窗口观察的所述显示屏幕的像;摄像头,与所述显示屏幕电性连接,以至少部分地将其采集的图像在所述显示屏幕上显示。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读写场景下,将来自图像源的读写图像通过光学显示单元以较远的像距进行显示,这样不管使用者如何靠近,都能基于光学系统的成像保证人眼与透过窗口观察的像大于预定的距离,从而避免人眼图像之间的距离过近诱发近视。并且通过光学系统成像可以将图像置于适于阅读和观看的位置,从而避免使用者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改变正常身体姿态。
优选的,所述预定像距包括能够调整的像距。
如此设置能够针对不同的使用者和不同的使用情况调整预定像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睿视健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睿视健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76312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LM3488应用汽车24V系统
- 下一篇:一种蜂窝PTC加热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