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医用抗返流胃管有效
申请号: | 202222771355.3 | 申请日: | 2022-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9271636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30 |
发明(设计)人: | 邓言江;鲁金;蔡宁;路强;代晨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邓言江 |
主分类号: | A61J15/00 | 分类号: | A61J15/00;A61M25/10 |
代理公司: | 南京德铭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62 | 代理人: | 陈亮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医用 抗返流胃管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产品技术领域内的一种医用抗返流胃管,包括导管本体,该导管本体与医用咬口及置入导丝相配合使用,该导管本体通过食道延伸至病人体内,所述导管本体的两端分别为进口端及出口端,所述导管本体呈中空管状设置且进口端的直径与出口端的直径相等,所述出口端的外侧还配合设置有膨胀气囊,该膨胀气囊可进行膨胀及收缩;该胃管导管通过病人口腔食道进入胃部,减少病人插管过程中的不舒适感,可及时堵住病人的贲门,防止病人全麻期间反流误吸,同时该导管本体结构简单,插管操作便捷,同时可适用于不同年龄段的人群或急诊饱胃病人、长时间手术病人及胃肠道手术病人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产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胃管导管。
背景技术
胃管是由鼻孔插入经由咽部通过食道到达胃部,多是用来抽取胃液,也可以用来胃里注入液体为病人提供必需的食物营养或药物,目前现有技术中胃管大多是通过鼻腔进入病人胃部,插管过程中或插管结束后,由于胃管需长时间停留在病人体内,故而给病人带来的不舒适感强,插管过程中对医护人员的心里负担大,若插入不慎,容易导致病人鼻腔或咽部受损伤,对病人造成二次伤害,同时现有技术的胃管不具备抗返流作用,无法有效堵住病人的贲门,在病人全麻期间,病人胃部的内容物,容易返流至病人的口腔,造成误吸。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以上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医用抗返流胃管,该胃管导管通过病人口腔食道进入胃部,减少病人插管过程中的不舒适感,可及时堵住病人的贲门,防止病人全麻期间反流误吸,同时该导管本体(1)结构简单,插管操作便捷,同时可适用于不同年龄段的人群或急诊饱胃病人、长时间手术病人及胃肠道手术病人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医用抗返流胃管,包括导管本体,该导管本体与医用咬口及置入导丝相配合使用,该导管本体通过食道延伸至病人体内,所述导管本体的两端分别为进口端及出口端,所述导管本体呈中空管状设置且进口端的直径与出口端的直径相等,所述出口端的外侧还配合设置有膨胀气囊,该膨胀气囊可进行膨胀及收缩。
该导管本体适用于急诊饱胃病人,长时间手术病人或胃肠道手术病人使用,本实用新型用法:在麻醉诱导前,先将置入导丝插入至导管本体内部,再将医用咬口套装于导管本体进口端的外部,并通过胶带或纱布进行捆绑固定,将出口端顺延病人的食道插入至胃部,当导管本体插入至病人体内后,此时通过刻度标志观察插入深度,当导管本体插入完成后,将置入导丝拔出,通过充气套囊对膨胀气囊进行充气膨胀至合适压力,使得膨胀气囊堵住病人的贲门,防止胃内容物通过食道返流入病人口腔引起误吸,待全麻气管插管后,将膨胀气囊内气体排出,在全麻术后苏醒期提前通过充气套囊对膨胀气囊进行充气膨胀至合适压力,在全麻气管拔管后,病人肌力完全恢复正常后再次将膨胀气囊内气体排出。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提供一种医用抗返流胃管,该胃管导管通过病人口腔食道进入胃部,减少病人插管过程中的不舒适感,可及时堵住病人的贲门,防止病人全麻期间反流误吸,同时该导管本体结构简单,插管操作便捷,同时可适用于不同年龄段的人群或急诊饱胃病人、长时间手术病人及胃肠道手术病人使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为了便于对导管本体进行固定,防止患者吞入;所述导管本体采用医用弹性材料制成,所述进口端的外壁套装设置有医用咬口并通过胶带或纱布与医用咬口相捆绑固定,所述导管本体外圆周面的直径为2.8-3.1cm,所述导管本体管壁的厚度为0.3-0.5c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为了便于将病人的贲门堵住,防止误吸;所述膨胀气囊设置于导管本体的外壁靠近出口端处,该膨胀气囊环绕导管本体的管壁设置并与导管本体一体成型,所述导管本体的管壁对应膨胀气囊预设有充气通道,所述出口端处还预设有开孔,该开孔与导管本体一体成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邓言江,未经邓言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77135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