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菌类繁殖照明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222795081.1 | 申请日: | 2022-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8523465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24 |
发明(设计)人: | 王森;杨其长;李宗耕;周成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科学院都市农业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21S8/00 | 分类号: | F21S8/00;F21V14/08;F21V14/04;A01G7/04;F21Y115/10 |
代理公司: | 北京之于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67 | 代理人: | 刘娜 |
地址: | 610299 四川省成都市天府新***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菌类 繁殖 照明设备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菌类繁殖照明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光源发射器;至少两个滤光片;与滤光片数量等同的第一转动件,至少两个滤光片连接于不同的第一转动件上,第一转动件能够带动不同滤光片转动至同一光源发射器的光路上,以使得光源发射器发射出的光线通过滤光片后发出不同颜色的光线,并且在光线通过两个重叠的滤光片时,由于滤光片吸收了对应波长的光之后能达到减弱光照强度的效果;聚光器包括多个反射单元,多个反射单元将光线反射并汇聚。本实用新型针对不同种类的菌株对不同颜色的光的反应不同,通过多个滤光片与光源以及聚光器的组合满足多种菌株培育的时对不同颜色光的需求的同时能够改变光分布以配合菌株不同时期对光照强度的要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养殖照明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菌类繁殖照明设备。
背景技术
光作为关键的环境因素之一,不仅影响菌丝体和子实体的生物学特征,而且对食用菌的营养物质代谢、生理生化具有调控作用。因此,了解光对食用菌生长的影响对于提高食用菌产品质量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目前,国内在光对食用菌生长影响的研究方面较为薄弱,大多数食用菌的光需求特性尚未明确,而且现有研究主要集中在光环境(光质、光强和光周期)对食用菌菌丝体、子实体生长的影响,而对食用菌生理生化、营养物质代谢的影响仍有待探讨,同时,光与其他环境因素间的交互作用需要深入研究。
杨珊珊在《平菇见光适宜时间初步研究》中对平菇见光适宜时间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当平菇菌丝体基本长满培养基时,及时给予散射光照,可以促进光反应,诱发细胞分化逐渐形成子实体原基,从而缩短生长发育期,提高子实体产量。光对平菇菌丝体、原基、子实体生长的影响有:蓝光能够抑制菌丝伸长,还能促进原基分化,有利于子实体发育;500~1000lx光强下菌丝质量增长、原基分化较快,适合子实体生长;连续光照可以促进原基分化,每天可光照5~10h以达到光促作用。
杨珊珊在《光量和光质对凤尾菇菌丝生长的影响》研究了不同光质、光量对凤尾菇菌丝体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黑暗处理和30lx的散射光照对菌丝体生长无显著影响,而60lx的光照对菌丝体生长具有抑制作用;菌丝体在自然散射白光和绿、黄光下生长良好。当菌丝体基本长满培养料时,必须及时给予250~1500lx的散射光照,这对子实体原基形成和正常生长发育有促进作用;黄、绿光和自然白色散射光有利于子实体分化,而红、蓝光对子实体分化具有抑制作用。
孙雅洁等在《不同光质对杏鲍菇生长发育的影响》研究了不同光质对杏鲍菇原基形成、子实体形态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红光处理下,原基形成最早、菇蕾形态最好、子实体菌盖较小、菇体形态正常;黄光、蓝光、白光和绿光处理后,子实体菌盖普遍偏大;在黑暗处理下,原基形成较大的疙瘩状,并不分化。
李巧珍等在《光照对刺芹侧耳子实体形态和产量的影响》中研究了光照对刺芹侧耳的子实体形态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光质对刺芹侧耳的总产量无显著影响,但蓝光处理子实体个体较大、外观形态较好(菇盖较大、较厚、颜色较深)、商品价值较高;采用1根LED条形灯照射6h即可获得外观形态较好、单瓶总产量较高的子实体,增加光照强度和时间后,子实体个体变大。
张黎杰等在《光质对工厂化栽培杏鲍菇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研究了光质对杏鲍菇子实体形态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子实体发育前期,蓝光对原基分化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有利于诱导菇蕾形成和发育,同时对子实体生长发育和增产效果最显著,而白光处理的综合品质最佳。
刘文科等在《LED光质对蟹味菇子实体生长的影响》研究了LED光质对蟹味菇子实体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光质对子实体的高度和生物量均有影响,其中,白光和蓝光处理子实体的高度最高,其次依次是黄光、橙光和红光;而绿光处理子实体的高度差异较大;白光和蓝光处理子实体的生物量最高,且显著高于黄光、橙光、红光和绿光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都市农业研究所,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都市农业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79508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人防工程通风风井系统
- 下一篇:一种多通道校正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