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辅助医用鼻胆引流管导出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2796144.5 | 申请日: | 2022-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9022516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6 |
发明(设计)人: | 高强;高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A61M25/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086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辅助 医用 引流 导出 装置 | ||
本申请涉及一种用于辅助医用鼻胆引流管导出的装置,包括有鼻导管和摄取件,鼻导管一端设置有磁性球,鼻导管设置有磁性球的一端用于由鼻腔伸入咽部,摄取件包括有压舌件和引导件,引导件包括有引导管和磁吸杆,引导管连接于压舌件,磁吸杆有固定端和磁吸端,磁吸杆的固定端延伸入引导管远离压舌件的一端,磁吸端上开设有内凹的弧吸位,弧吸位用于和磁性球的外表面贴合。通过在磁吸端上设置内凹的弧吸位,弧吸位能够贴合磁性球的外表面,实现磁吸杆和磁性球的面与面接触,增大了磁吸杆和磁性球的接触面积,增强了磁吸杆和磁性球连接的稳固性,提高了辅助鼻胆引流管经鼻导出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辅助医用鼻胆引流管导出的装置。
背景技术
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ENBD)是应用广泛的胆道减压引流方法,主要用于胆管梗阻、消退黄疸、结石、胆管炎、胆漏、胆源性胰腺炎等的内镜下治疗,当鼻胆管放置到位后,退出内镜,鼻胆引流管首先从口腔引出体外,此时必须通过一口鼻转换过程将鼻胆引流管从鼻腔引出。
传统的方法是在鼻中插入鼻导管,然后操作者将手指插入口腔至后咽部,抓住鼻导管的前端并将其拉出口腔,将鼻导管和鼻胆引流管连接,然后通过鼻导管的引导将鼻胆管从鼻孔引出。在操作过程中,当操作者的手指伸到咽喉部时,患者常会有产生强烈的不适,可能会无法控制地咬操作者的手。
相关技术,通过摄取棒代替操作者的手带出鼻导管,在摄取棒上设置可收缩的套索,当摄取棒设置套索的一端伸入患者咽部后,将鼻导管从患者的鼻腔中插入咽部,进而进入摄取棒的套索中,此时将套索收缩,摄取棒取出的同时鼻导管也被带出,将鼻导管与鼻胆引流管连接,从而使得鼻胆引导管从鼻腔中导出。该技术虽然能够避免操作者用手去带出鼻导管,但是咽部处于较潮湿的环境,摄取棒的套索端进入咽部时,被唾液包裹后,可能会出现不能顺利张开的情况,无法将鼻导管从咽部导出,此时便需要反复多次张开和收缩套索,使其顺利张开,而咽部处于高敏感部位,长时间有异物存在于患者的咽部,也会使得患者产生强烈的不适。
相关技术,为了提高辅助鼻胆引流管经鼻导出的效率,在鼻导管上设置有金属件,在摄取棒伸入咽部的一端设置有磁吸件。使用时将鼻导管设置有金属件的一端从鼻腔伸入咽部后,摄取棒从口腔伸入咽部,磁吸件能够吸附金属件进而将鼻导管从口腔引出,再将鼻胆引流管和鼻导管连接,从鼻腔中牵引鼻导管进而实现鼻胆引流管经鼻腔导出。该技术设置的磁吸件虽然能够吸附金属件,将鼻导管从口腔引出,但是磁吸件和金属件为点线接触或线接触,而咽部与口腔连接处的情况较为复杂,磁吸件和金属件容易在引出过程中相分离,以致引出失败,依旧需要反复操作,才能顺利将鼻导管从口腔中引出。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提高辅助鼻胆引流管经鼻导出的效率,减少患者的不适,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辅助医用鼻胆引流管导出的装置。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用于辅助医用鼻胆引流管导出的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该用于辅助医用鼻胆引流管导出的装置包括有鼻导管和摄取件,所述鼻导管一端设置有磁性球,所述鼻导管设置有磁性球的一端用于由鼻腔伸入咽部,所述摄取件包括有压舌件和引导件,所述引导件包括有引导管和磁吸杆,所述引导管连接于压舌件,所述磁吸杆有固定端和磁吸端,所述磁吸杆的固定端延伸入所述引导管远离所述压舌件的一端,所述磁吸端的上开设有内凹的弧吸位,所述弧吸位用于和所述磁性球的外表面贴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未经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79614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