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充电端子、气溶胶生成装置及气溶胶生成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222812421.7 | 申请日: | 2022-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8898387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5 |
发明(设计)人: | 罗永杰;郑维;谢峥俊;陈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麦克韦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4F40/95 | 分类号: | A24F40/95;A24F40/46;A24F40/40 |
代理公司: | 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文嘉慧 |
地址: | 518102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充电 端子 气溶胶 生成 装置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充电端子、气溶胶生成装置及气溶胶生成系统,充电端子具有导电平面,所述导电平面上间隔设置有导电区及绝缘区;其中,所述导电区的有效面积大于所述绝缘区的有效面积。本申请通过导电平面与充电座相连,导电区的有效面积大于绝缘区的有效面积,使得导电区与充电座上电触点的接触面积更大,能够降低充电时的接触故障,并且提高充电端子与充电座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溶胶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充电端子、气溶胶生成装置及气溶胶生成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的气溶胶生成装置通常采用加热不燃烧的方式来释放化合物的活性物质以供用户吸食,因此,需要对气溶胶生成装置进行充电,使电能转化为热能。
然而,目前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在充电过程中容易发生接触故障,导致充电效果不佳或者充电失败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目前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在充电时容易发生接触故障而导致充电效果不佳或者充电失败的问题,提供一种充电端子、气溶胶生成装置及气溶胶生成系统。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充电端子,所述充电端子具有一导电平面,所述导电平面上间隔设置有导电区及绝缘区;
其中,所述导电区的有效面积大于所述绝缘区的有效面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电区包括至少两个导电部,所述绝缘区包括间隔设置于相邻所述导电部之间的绝缘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一所述导电部均被构造为封闭环状,所述绝缘部被构造为与所述导电部同心设置的封闭环状。
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一所述导电部在径向上的宽度大于与之相邻的所述绝缘部在径向上的宽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一所述导电部和与之相邻的所述绝缘部在径向上的宽度比值范围为1:1-1:0.3。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电区包括间隔且交替排布于所述导电平面上的正极导电部与负极导电部,所述绝缘部设于相邻的所述正极导电部与所述负极导电部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充电端子还具有背向所述导电平面的连接面,所述连接面上凸设有第一电触点及第二电触点;
其中,所述第一电触点与所述正极导电部电连接,所述第二电触点与所述负极导电部电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触点包括沿所述充电端子的周向间隔设置的至少两个第一子触点,和/或所述第二电触点包括沿所述充电端子的周向间隔设置的至少两个第二子触点。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电区还包括信号导电部,所述信号导电部和与之相邻的所述负极导电部之间通过所述绝缘部间隔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充电端子还具有背向所述导电平面的连接面,所述连接面上凸设有第三电触点,所述第三电触点与所述信号导电部电连接。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气溶胶生成装置,包括:
主体;及
如上所述的充电端子,设于所述主体上;
其中,所述导电平面形成于所述充电端子背离所述主体的表面,所述导电区包括至少两个导电部,各所述导电部与所述主体电连接。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气溶胶生成系统,包括:
充电座;及
如上所述的气溶胶生成装置;
其中,所述气溶胶生成装置可分离地设置所述充电座上并通过所述充电端子与所述充电座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麦克韦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麦克韦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81242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铝木复合门窗
- 下一篇:一种耐高温防火型楼承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