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模块化垂直互联功能的微通道冷板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2222816492.4 | 申请日: | 2022-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9042321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6 |
发明(设计)人: | 蔡艳召;薛玉卿;冯亚利;黄胜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H05K1/02 |
代理公司: | 洛阳华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203 | 代理人: | 刘亚莉 |
地址: | 471003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块化 垂直 功能 通道 组件 | ||
1.一种模块化垂直互联功能的微通道冷板组件,包括液冷板(1),其特征在于:液冷板的两个侧面分别安装有发热芯片(5)和电路板(6),毛纽扣式连接器镶嵌在液冷板中且其内导体两端凸出液冷板表面并分别与液冷板两侧的发热芯片和电路板接触导通;液冷板上还设置有多层拓扑分流结构,该多层拓扑分流结构包括连接器安装口(16)、高于液冷板表面的台阶(17)以及设置在台阶内和液冷板内的流道;所述台阶设置在液冷板的一个侧面,连接器安装口设置在液冷板的另一个侧面且与台阶位置对应;微型流体连接器插头或插座通过连接器安装口安装在液冷板和台阶中并与台阶中的流道连通,台阶中的流道还与液冷板中的流道连通,该微型流体连接器插头或插座还与供液系统或回液系统中的微型流体连接器插座或插头对插实现冷却液输入或输出,冷却液经过微型流体连接器依次进入台阶中的流道、液冷板中的流道,对安装在液冷板一侧的发热芯片进行散热,携带热量的冷却液最终进入回液系统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垂直互联功能的微通道冷板组件,其特征在于:多层拓扑分流结构包括结构相同的进液分流结构和出液分流结构,进液分流结构的连接器安装口安装进液微型流体连接器插头或插座,用于和供液系统中的微型流体连接器插座或插头连接实现冷却液输入;出液分流结构的连接器安装口安装出液微型流体连接器插头或插座,用于和回液系统中的微型流体连接器插座或插头连接实现带有热量的冷却液的输出。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块化垂直互联功能的微通道冷板组件,其特征在于:进液分流结构和出液分流结构在液冷板上靠近液冷板边缘设置,电路板和发热芯片分别安装在液冷板的两侧并预留出微型流体连接器安装及对插的空间,微型流体连接器安装及对插方向与液冷板表面垂直,从而实现微型流体连接器的扁平化安装及垂直互联。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垂直互联功能的微通道冷板组件,其特征在于:台阶内和液冷板内的流道包括主流道(9)、分流道和微通道(13);主流道(9)设置在台阶(17)中并与进液流体连接器的进液口连接,分流道包括设置在台阶中的分流道Ⅰ(10)、设置在液冷板内的分流道Ⅱ(11)、与分流道Ⅱ连接的多个分流道Ⅲ(12),分流道Ⅱ(11)、分流道Ⅲ(12)、微通道(13)均设置在液冷板上,位于多层拓扑分流结构的同一层,主流道(9)和分流道Ⅰ(10)设置在台阶内,高于分流道Ⅱ、分流道Ⅲ和微通道,分流道Ⅰ与分流道Ⅱ之间通过竖直流道(14)连通,每个分流道Ⅱ(11)连接多个分流道Ⅲ(12),每个分流道Ⅲ(12)连接多个微通道(13)。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垂直互联功能的微通道冷板组件,其特征在于:台阶内和液冷板内的流道包括分流道和微通道;台阶中包含多个分流道Ⅰ,多个分流道Ⅰ与进液流体连接器的进液口连接,液冷板上包括多个分流道Ⅱ、与分流道Ⅱ连接的多个分流道Ⅲ以及与分流道Ⅲ连接的多个微通道,分流道Ⅱ、分流道Ⅲ、微通道均设置在液冷板上,位于多层拓扑分流结构的同一层,分流道Ⅰ设置在台阶内,高于分流道Ⅱ、分流道Ⅲ和微通道;分流道Ⅰ与分流道Ⅱ之间通过竖直流道连通;每个分流道Ⅱ连接多个分流道Ⅲ,每个分流道Ⅲ连接多个微通道。
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模块化垂直互联功能的微通道冷板组件,其特征在于:发热芯片安装在液冷板一侧并覆盖液冷板内的微通道区域,从而通过微通道内的冷却液对发热芯片进行散热。
7.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模块化垂直互联功能的微通道冷板组件,其特征在于:在微通道区域增加强化换热结构,强化换热结构包括但不限于在微通道外设计绕流结构或增加微通道流道的长度。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垂直互联功能的微通道冷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毛纽扣式连接器选自毛纽扣电连接器、毛纽扣射频连接器、毛纽扣控制信号连接器中的一种或多种。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垂直互联功能的微通道冷板组件,其特征在于:发热芯片和电路板通过导销引导方式装配到液冷板两侧,并通过螺钉将发热芯片和电路板紧固到液冷板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816492.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输送带安装结构
- 下一篇:立式空调室内机及其导风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