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黄桃树苗培育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2222820029.7 | 申请日: | 2022-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8417577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03 |
发明(设计)人: | 彭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弥渡中嶺山横家庭农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9/029 | 分类号: | A01G9/029;A01G9/08;A01C2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权智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38 | 代理人: | 罗宇智 |
地址: | 675600 云南省***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桃树 培育 组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黄桃树苗培育组件,包括盛装培育基料的盛放机构、可拆装的支架,以及便于施肥均匀的施肥机构,所述盛放机构包括通过合页转动连接的培育盒和盒盖,以及可取下的培育槽,所述支架包括垂直安装在培育盒侧面的支撑板、通过螺丝紧固的定位杆和连接立杆,安装在连接立杆顶端并通过手拧螺丝松紧紧固的升降横杆;在培育盒内,可以多株并排培育,可以对照成排的五个黄桃幼苗生产情况,对于生长状态不良的黄桃幼苗进行额外追肥,打开盒盖,便于将培育槽取下,以便于移栽单株的黄桃幼苗,往施肥料斗内倾倒肥水,肥水向下流动落入播撒盘内,播撒盘内的肥水从漏孔漏下,肥水均分播撒在培育槽内,大致保证每一植株施肥均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黄桃树苗培育用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黄桃树苗培育组件。
背景技术
黄桃树苗培育的条件选择施肥排灌方便、肥沃的沙土壤环境,沙藏培育法是黄桃树苗培育的方法之一。
沙藏培育法步骤如下:一,将黄桃的核桃种子放入冷水浸泡48小时,将干净河沙与水混合成湿砂,手掌握紧成团的湿砂为一份;二,将一份种子与三份湿砂混合;三,在培养皿里放入10厘米后的湿砂,之后将与湿砂混合的种子放入,再铺上一层10厘米后的湿砂,最后铺上一层15厘米厚度土壤;四,施加肥水,促进黄桃树苗生产。
上述沙藏培育法适用于黄桃树苗培育,对于单株的黄桃幼苗来说,不利于对照参考生长情况,对于培育多株的黄桃幼苗来说,不利于移栽单株幼苗,存在不便移栽、对照的不足之处;另外对多株的黄桃幼苗施加肥水时,需要频繁多次的对每一植株进行施肥,较为费时费力,且不能大致保证每一植株施肥均匀。
现有的黄桃树苗培育时,为了便于对多株黄桃幼苗中的单株进行移栽,大致保证每一植株施肥均匀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黄桃树苗培育组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黄桃树苗培育组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为了便于对多株黄桃幼苗中的单株进行移栽,大致保证每一植株施肥均匀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黄桃树苗培育组件,包括盛装培育基料的盛放机构、可拆装的支架,以及便于施肥均匀的施肥机构,所述盛放机构包括通过合页转动连接的培育盒和盒盖,以及可取下的培育槽,所述支架包括垂直安装在培育盒侧面的支撑板、通过螺丝紧固的定位杆和连接立杆,安装在连接立杆顶端并通过手拧螺丝松紧紧固的升降横杆,所述施肥机构包括通过螺纹旋合连接的施肥料斗和分流槽,以及通过螺纹旋合连接的分流管和播撒盘,所述分流管的顶端与分流槽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培育盒内设有矩形的放置槽,所述培育槽位于放置槽内,所述培育盒与盒盖通过插销限位固定,所述培育槽顶部上设有提手,所述培育槽上开设有盛放沙土壤基料的料槽。
优选的,所述连接立杆包括下水平杆和上竖直杆,所述定位杆的顶端与下水平杆的底部通过螺丝固定,所述上竖直杆的顶端贯穿升降横杆一端。
优选的,所述施肥料斗、分流槽、分流管和播撒盘内部接通。
优选的,所述播撒盘包括与分流管底端通过螺纹旋合连接的上连接壳,以及圆盘形状的下连接壳,所述下连接壳的底部表面开设有漏孔,所述上连接壳为中空的圆锥形状,所述上连接壳为上窄下宽结构。
优选的,所述定位杆的外侧设有升降组件,所述升降组件包括通过手拧螺丝紧固的连接环,以及可水平伸缩的伸缩横杆,所述定位杆贯穿同轴的连接环。
优选的,所述伸缩横杆包括与连接环通过螺纹旋合连接的固定杆,以及可水平滑动的调节杆,所述调节杆的一端上设有一体结构的竖直挡板。
优选的,所述调节杆端部相背的表面上分别设有定位柱和带钩,“L”型结构的所述定位柱外侧设有可拉伸的束缚带,所述带钩为弯钩形状,所述束缚带远离定位柱的端部设有与带钩适配的圆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弥渡中嶺山横家庭农场有限公司,未经弥渡中嶺山横家庭农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82002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