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端盖组件、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222823835.X | 申请日: | 2022-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8385462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24 |
发明(设计)人: | 苏华圣;李全坤;邢承友;卓为荣;王鹏;金海族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50/152 | 分类号: | H01M50/152;H01M50/188;H01M50/184;H01M50/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进京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06 | 代理人: | 李天凤 |
地址: | 3521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组件 电池 单体 用电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端盖组件、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设备,一种端盖组件包括盖体、电极端子及密封圈,盖体设有第一安装孔,电极端子包括本体及固定于本体的极柱,极柱穿过第一安装孔,密封圈设于极柱的外壁与第一安装孔的内壁之间;沿垂直于盖体的厚度方向的第一方向上,密封圈的最外侧边与密封圈的最内侧边的间距为L1,第一安装孔的内径与极柱的外径的差值为L2,L1L2。一种电池单体包括壳体、电极组件及上述的端盖组件。一种电池包括多个上述的电池单体及汇流部件。一种用电设备包括上述的电池单体或上述的电池。上述的端盖组件、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设备,能够提高第一安装孔与极柱间的密封性,减小极柱与第一安装孔之间的漏液风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动力电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端盖组件、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和推广,新能源汽车的充放电性能、续航能力等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动力电池为一种可充电的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动力来源,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中被广泛应用。
目前,电池的端盖组件中,极柱插设于盖体的安装孔内,在安装孔与极柱之间设置密封圈实现密封连接。但现有的端盖组件,容易将密封圈装歪,导致密封圈部分穿出至安装孔外并外露,无法实现安装孔与极柱的有效密封,密封性较差且存在漏液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端盖组件的密封性较差的问题,提供一种端盖组件、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设备。
一种端盖组件包括盖体、电极端子及密封圈,盖体设有第一安装孔,电极端子包括本体及固定于本体的极柱,本体位于盖体的一侧,极柱穿过第一安装孔,密封圈设于极柱的外壁与第一安装孔的内壁之间;沿垂直于盖体的厚度方向的第一方向上,密封圈的最外侧边与密封圈的最内侧边的间距为L1,第一安装孔的内径与极柱的外径的差值为L2,L1 L2。上述的端盖组件,通过使密封圈的最内外侧边的间距大于第一安装孔的内径与极柱的外径的差值,在安装密封圈的过程中,防止密封圈穿过第一安装孔与极柱的间隙而导致密封圈外露,能够提高第一安装孔与极柱间的密封性,减小极柱与第一安装孔之间的漏液风险。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密封圈包括密封部及围设于密封部外周的支撑部,支撑部的外径大于密封部的外径,第一安装孔包括密封孔段及与密封孔段相连的第一限位孔段,第一限位孔段的孔径大于密封孔段的孔径以容纳支撑部。如此,密封圈包括支撑部,且支撑部容置于第一限位孔段内,对密封圈有效限位以防止其位置发生挪移。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密封部具有第一外边缘及第一内边缘,支撑部具有第二外边缘及第二内边缘;在第一方向上,第二外边缘超出于第一外边缘,第二内边缘不超出于第二内边缘。如此,通过限定密封圈的内外侧的间距,能防止密封圈穿过第一安装孔与极柱的间隙,加强密封的可靠性。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密封部及支撑部均为封闭环形,且二者的中心轴线重叠。如此,能够提高密封圈的机械强度,加强密封圈的密封性能。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密封部为封闭环形,支撑部为多个环设且均布于密封部外周的凸台。如此,在满足密封圈的密封性能基础上,能够降低密封圈的生产成本。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支撑部的纵截面呈矩形或梯形。如此,支撑部的截面呈矩形或梯形,使支撑部在安装时更容易限位,且支撑部位置不易发生挪移。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密封部及支撑部为一体成型结构。如此,密封圈的整体性好,便于密封圈的快速拆装。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端盖组件还包括第一绝缘件,第一绝缘件设于本体及盖体之间,第一绝缘件设有容置支撑部的容纳槽。如此,通过设置第一绝缘件,以阻隔极柱与盖体之间的电连接;第一绝缘件设有容置支撑部的容纳槽,能够提高第一绝缘件的空间利用率。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极柱包括第一限位轴段,支撑部夹设于第一限位轴段及第一限位孔段之间。如此,支撑部夹设于第一限位轴段及第一限位孔段之间,对密封圈有效限位以防止其位置发生挪移,且加强极柱与第一安装孔间的密封可靠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82383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保暖性好的女士皮靴
- 下一篇:一种散热性好的磨浆机用电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