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发动机罩结构、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2222834995.4 | 申请日: | 2022-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811257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3 |
发明(设计)人: | 李砚肇;张朋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21/38 | 分类号: | B60R21/38;E05B83/24;B62D25/12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雷玉龙 |
地址: | 101300 北京市顺义区仁***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动机 结构 车辆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发动机罩结构、车辆,发动机罩结构包括:机罩;机罩锁,机罩锁与机罩结合,以锁定机罩;前保险杠,前保险杠和机罩锁之间设有联动机构,前保险杠受到碰撞时带动联动机构运动,以触发机罩锁解锁机罩。本实用新型的发动机罩结构可以实现碰撞后机罩弹起,有效地降低对行人的伤害,实现对行人的保护,同时有效降低整车开发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发动机罩结构、车辆。
背景技术
交通安全是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课题,随着中国汽车产品消费市场的不断成熟和扩大,消费者的要求不断提高,汽车安全设计也越来越重要。尤其是针对行人保护方面,如何最小程度降低汽车碰撞对行人的危害成为重中之重。
现有技术方案中,机罩锁通过锁安装支架与前端框架进行固定,机罩锁拉线通过与周边件进行固定进入驾驶舱内,驾驶员可通过拉动内扣手解锁第一道锁,机盖弹起。但此结构在汽车发生碰撞时,机盖锁无法自动弹开,对行人危害值较高。
另外一种弹起式发动机罩锁主要是通过前部布置碰撞传感器,当车辆碰撞到行人时,通过控制器将信号传递到弹起式机罩锁,从而触动起爆器,机罩锁弹起,进而机盖弹起,但此方案成本较高,不利于实现整车成本达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发动机罩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机盖锁无法自动弹开,对行人危害值较高以及发动机罩结构成本较高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还旨在提出一种车辆,以应用上述的发动机罩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发动机罩结构,包括:机罩;机罩锁,所述机罩锁与所述机罩结合,以锁定所述机罩;前保险杠,所述前保险杠和所述机罩锁之间设有联动机构,所述前保险杠受到碰撞时带动所述联动机构运动,以触发所述机罩锁解锁所述机罩。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发动机罩结构,通过在前保险杠和机罩锁之间设有联动机构,当前保险杠受到碰撞时,会带动联动机构进行机械运动,触发机罩锁解锁机罩,从而可以实现碰撞后机罩自动弹起,有效降低对行人的伤害,实现对行人的保护,同时不需要进行人为操作以及传感器和控制器,有效降低整车开发成本。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发动机罩结构,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联动机构包括:拉绳,所述拉绳的一端连接所述机罩锁的锁舌;触发件,所述触发件连接所述拉绳的另一端,所述前保险杠受到碰撞时可带动所述触发件拖动所述拉绳运动。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触发件为移动部件,所述前保险杠受到碰撞时可带动所述移动部件沿碰撞方向运动。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触发件为摆动部件,所述前保险杠受到碰撞时可带动所述摆动部件沿上下方向摆动。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发动机罩结构还包括防撞梁,所述摆动部件具有摆轴和位于所述摆轴两端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摆轴设在所述防撞梁上,所述第一端部连接所述拉绳,所述第二端部抵接所述前保险杠。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摆动部件相对水平面呈倾斜设置,所述摆动部件在初位时所述第二端部位于所述第一端部的上方。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端部上设有弯曲部,所述弯曲部抵接在所述前保险杠上。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前保险杠的后端部设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接触面,所述弯曲部抵接在所述接触面上,所述弯曲部与所述接触面的顶部设有第一距离。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端部与所述拉绳可拆卸相连。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包括上述的发动机罩结构。由此,该车辆的安全性能得以提升,同时成本得以降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83499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压气体压缩机用循环冷却水系统
- 下一篇:车门总成和车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