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颈椎术中复位的气囊垫有效
申请号: | 202222843577.1 | 申请日: | 2022-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9332360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14 |
发明(设计)人: | 唐辉;周田华;冉朝雄;魏明杰;徐永清;李春晓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〇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G13/12 | 分类号: | A61G13/12 |
代理公司: | 云南盛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3224 | 代理人: | 马斌 |
地址: | 650032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颈椎 复位 气囊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颈椎术中复位的气囊垫,包括:膨胀节,气动系统两大部分。使用本装置术前将其收缩,垫放在患者颈椎脱位远端处,不影响患者平躺位,术中需要复位时操作气动系统往膨胀节中充入气体,从而支撑起患者的颈椎脱位远端,且高度可调节,方便医生的复位操作;复位完毕后,操作泄气阀缓缓放出膨胀节中的气体,即可使病人恢复平躺位;垫体与底板之间有伸缩杆进行连接,保证垫体提升过程中平稳,避免出现垫体支撑不稳导致患者颈部滑落造成二次伤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颈椎术中复位的气囊垫。
背景技术
颈椎在遇到突然屈颈时,上位颈椎的下关节突前移并将关节囊撕裂,而后向后上方翘起,随着外力的继续作用和头颅重量的惯性作用,已移位的下关节突继续向前滑动,整个上位椎体也会随之前移,造成颈椎的前脱位,此时就需要对颈椎进行手术复位。
在传统的手术方法中,患者在术中须保持平躺位,此时颈部呈悬空状态,术前在患者颈部放置支撑物,为不影响手术操作支撑物不宜过多,因此在复位时患者颈部仍有部分悬空,且医生难以施力完成复位,容易造成复位不完全,即残余前脱位,对患者的康复极为不利,所以术中复位时若能够将颈椎脱位远端垫起,将能够大大的方便医生对脱位颈椎进行复位。因此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在术前不影响患者的平躺位,同时在术中复位时能将患者颈椎远端垫起,便于医生完成手术。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用于颈椎术中复位的气囊垫。
为了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用于颈椎术中复位的气囊垫,包括:膨胀节,气动系统两大部分;
所述膨胀节充气后膨胀,提升高度;
所述气动系统由送气系统和泄气阀构成,与膨胀节内部连通,控制膨胀节中气体的多少;
优选的,所述膨胀节上侧有一个柔软材质的垫体,垫体内侧有凹陷,用于更稳妥的支撑患者颈部;
优选的,所述膨胀节下侧与底板连接,提升本装置的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送气系统由气吹球、单向阀和连接管组成;
优选的,所述送气系统由电池、开关、电动气泵、单向阀和连接管组成;
优选的,所述泄气阀可控制气流大小,从而控制膨胀节收缩速度;
优选的,所述底板内有通道连接气动系统和膨胀节,避免膨胀节直接与气动系统连接,由于膨胀节为活动部件,接口处容易破损;
优选的,所述膨胀节内部,有伸缩杆连接垫体与底板,保证垫体提升时保持水平,防止提升过程中垫体倾斜导致患者颈部滑落,造成二次伤害;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是一种用于颈椎术中复位的气囊垫,传统方法中术前在患者颈部放置支撑物,为不影响术中的其他操作,支撑物不宜过多,在术中对颈椎进行复位时医生难以施力,操作较为困难。而使用本装置术前将其收缩,垫放在患者颈椎脱位远端处,不影响患者平躺位,术中需要复位时操作气动系统往膨胀节中充入气体,从而支撑起患者的颈椎脱位远端,且高度可调节,方便医生的复位操作;复位完毕后,操作泄气阀缓缓放出膨胀节中的气体,即可使病人恢复平躺位;垫体与底板之间有伸缩杆进行连接,保证垫体提升过程中平稳,避免出现垫体支撑不稳导致患者颈部滑落造成二次伤害。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膨胀节收缩时的外观整体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〇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〇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84357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