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缓冲结构的玻璃导槽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222855353.2 | 申请日: | 2022-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8716076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4 |
发明(设计)人: | 李裕贵;许光;张延磊;吴守宏;卢军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卡维迪夫密封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F5/02 | 分类号: | E05F5/02;B60J1/17;B60J10/20;B60J10/277;B60J10/32;B60J10/7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45600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缓冲 结构 玻璃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带缓冲结构的玻璃导槽结构,包括连接块和卡接块,连接块底部开设有凹槽,凹槽包括开口部、挤压部和贴合部,开口部位于凹槽的底端,挤压部位于凹槽的中部,贴合部位于凹槽的内壁顶部,连接块的内部设置有支撑骨架和挤压腔,挤压腔由支撑骨架和凹槽的外侧壁形成,卡接块对称设置在连接块的顶部,两个卡接块之间形成一个卡接在车窗框上的卡槽,该种带缓冲结构的玻璃导槽结构,替代传统的玻璃导槽,避免了玻璃上升时顶部与玻璃导槽内壁碰撞,造成玻璃导槽变形,影响其密封性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玻璃导槽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带缓冲结构的玻璃导槽结构。
背景技术
汽车玻璃导槽具有密封、防水、防尘、隔音、减震、保证车门玻璃能够自由、平顺的升降等作用,导槽装配在车门上的位置必须精确,以达到美观、保证玻璃正常升降的作用。目前汽车玻璃在玻璃导槽中滑动完成升降功能,当玻璃升到顶部时会撞击玻璃导槽底部,产生瞬间冲击声音,影响驾乘舒适,长时间升降撞击会造成玻璃导槽本体和窗框钣金变形,使车辆本来的密封性能大大降低,出现风噪、漏水、漏灰尘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方式。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缓冲结构的玻璃导槽结构,替代传统的玻璃导槽,避免了玻璃上升时顶部与玻璃导槽内壁碰撞,造成玻璃导槽变形,影响其密封性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带缓冲结构的玻璃导槽结构,其包括:
连接块,其底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包括开口部、挤压部和贴合部,所述开口部位于所述凹槽的底端,所述挤压部位于所述凹槽的中部,所述贴合部位于所述凹槽的内壁顶部,所述连接块的内部设置有支撑骨架和挤压腔,所述挤压腔由支撑骨架和凹槽的外侧壁形成;
卡接块,对称设置在所述连接块的顶部,两个所述卡接块之间形成一个卡接在车窗框上的卡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带缓冲结构的玻璃导槽结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凹槽的内壁两侧设置有润滑膜。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带缓冲结构的玻璃导槽结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开口部与车窗玻璃相匹配,所述挤压部为弧形突出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带缓冲结构的玻璃导槽结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凹槽的内壁顶部设置有缓冲块,所述缓冲块的顶部与所述贴合部相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带缓冲结构的玻璃导槽结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连接块和所述卡接块为橡胶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是,该种带缓冲结构的玻璃导槽结构,玻璃上升时进入凹槽内首先通过开口部之后与挤压部相接触,进而对挤压部进行挤压,此时挤压腔内的空气被挤压进入到挤压腔的顶部与贴合部相对应的位置,此时贴合部向下鼓起,形成一个气囊,对玻璃起到一定缓冲的作用,当玻璃与贴合部接触对其挤压时,挤压腔内开口部处继续膨胀,配合挤压部对玻璃进行夹持,且挤压部与玻璃紧密接触,增加了整体的密封性,替代传统的玻璃导槽,避免了玻璃上升时顶部与玻璃导槽内壁碰撞,造成玻璃导槽变形,影响其密封性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和详细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带缓冲结构的玻璃导槽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卡维迪夫密封系统有限公司,未经广西卡维迪夫密封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85535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减少异响发生的减振器底阀结构
- 下一篇:一种光伏二极管用铜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