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集成驱动器的吸尘器外转子无刷电机有效
申请号: | 202222859997.9 | 申请日: | 2022-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8472874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10 |
发明(设计)人: | 严自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市运控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1/32 | 分类号: | H02K1/32;H02K1/2791;H02K1/20;H02K1/16;H02K9/06;H02K9/22;H02K11/33;H05K7/2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丁燕华 |
地址: | 21310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集成 驱动器 吸尘器 外转 子无刷 电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集成驱动器的吸尘器外转子无刷电机;转子组件包括转子杯和永磁体磁铁,并与转轴过盈配合,定子总成包括定子组件、后盖、驱动板和导热硅胶,后盖与驱动板上的MOS管紧密接触,并用导热硅胶填充,后盖的内外两侧分别固定左轴承和定子组件,后盖的左端与转轴之间设置左轴承,波峰垫圈的左端抵住左轴承,右端抵住后盖上的台阶,后盖的右端与转轴之间设置右轴承,右轴承的右端用轴用挡圈抵住进行轴向固定;永磁体磁铁与电机定子组件之间留有间隙;定子组件设有若干个通风孔,在转子杯上,设有若干个盲孔,两相邻的盲孔自然形成风叶。它降低了电机的温升,实现模块化生产,降低了电机成本,提升电机的效率,延长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集成驱动器的吸尘器外转子无刷电机。
背景技术
目前,外转子无刷电机的主体和驱动器是分开的,随着技术的发展,外转子无刷电机在家用电器、电动车、航模等领域的使用越来越广泛。但现有的外转子无刷电机,一般都是电机安装在执行机构上,驱动安装在铝制的散热片上,中间采用8根引线联结控制,故控制线路过于复杂,体积过大,这些部件让安装结构更为复杂,同时也存在需要定期维护和故障率的问题。常规外转子无刷电机又不能满足集成化和小型化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成驱动器的吸尘器外转子无刷电机的结构设计,驱动器安装在电机的内部端盖上,不影响电机本体的尺寸,还可以利用端盖进行散热,还省略对驱动器防护,大大节约了生产制造成本,简单高效。它可以实现低成本,适用批量化产品使用,并高度集成化、标准化的电机产品。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达到:
一种集成驱动器的吸尘器外转子无刷电机,包括电机转子组件、定子总成、左轴承、波峰垫圈、右轴承、转轴以及轴用挡圈;
所述转子组件包括转子杯和永磁体磁铁,并与转轴过盈配合,所述永磁体磁铁通过厌氧胶粘接固定在转子杯内;所述定子总成包括定子组件、后盖、驱动板和导热硅胶,后盖与驱动板上的MOS管紧密接触,并用导热硅胶填充,后盖的内外两侧分别固定左轴承和定子组件,后盖的左端与转轴之间设置左轴承,波峰垫圈的左端抵住左轴承,右端抵住后盖上的台阶,后盖的右端与转轴之间设置右轴承,右轴承的右端用轴用挡圈抵住进行轴向固定;定子组件由定子冲片、漆包铜线和绝缘骨架组成;所述永磁体磁铁与电机定子组件之间留有间隙;
所述定子组件设有若干个通风孔,在转子杯上,设有若干个盲孔和通风孔,两相邻的盲孔自然形成风叶。
优选地,上述均分分布盲孔有8个。
优选地,上述盲孔的孔径为12mm。
转子组件通过轴承与后盖组件转动配合,其创新点在于:转子组件中的转子杯上的盲孔能够形成风叶,加上定子组件上的通风孔,在转动情况下,具有对定子组件及驱动板有强制风冷作用。后盖与驱动板上的MOS管紧密接触,并用导热硅胶填充,具有支撑定子组件和驱动,又可以帮助MOS管散热。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
1、结构紧凑、重量轻、提高电机的功率有效利用率。
本实用新型驱动器主要安装于电机内部,充分利用电机后盖内部空间;同时省去驱动器外壳结构,大大降低电机安装空间,减少了零部件数量,减轻了重量。由于重量和体积的减小,使得电机有效功率得到充分利用。
2、电机转子内部有风扇与通风孔设计,降低了电机的温升,提高电机的效率。
传动结构使用封闭式前后盖电机设计,本设计采用转子内部有风扇与通风孔设计,主要是因为提高电机的散热能力,在高速运行下,利用自身的风扇结构,提高电机散热速度,降低电机内部的温度,使电机的绕组电阻变小,发热损耗减小,从而提高了电机的效率。
3、提高电机的运行可靠性,延长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市运控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市运控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85999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的PVT组件
- 下一篇:电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