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弹性防变形面料有效
申请号: | 202222886025.9 | 申请日: | 2022-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9360541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18 |
发明(设计)人: | 俞传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嘉兴市金泰喷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27/40 | 分类号: | B32B27/40;B32B27/06;B32B27/02;B32B25/00;B32B25/04;B32B27/12 |
代理公司: | 浙江嘉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515 | 代理人: | 黄江 |
地址: | 314017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弹性 变形 面料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弹性防变形面料,包括防变形面料,所述防变形面料由弹性面料层、面料层和内衬层组成,所述弹性面料层位于面料层与内衬层之间,所述弹性面料层、面料层和内衬层外围缝合连接。通过第二聚氨基甲酸酯纤维丝经编形成的面料层和内衬层与乳胶丝和第一聚氨基甲酸酯纤维丝经编形成的弹性面料层的复合,形成具备一定弹力的防变形面料,使面料在受到外界拉扯结束后,能够实现良好的弹力恢复,有效解决现有面料抽拉扯和弯折后出现严重变形情况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面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弹性防变形面料。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纺织制品使用美观度的追求,普通易产生折印和变形的面料已经不能满足人员使用的需求。
现有的梭织面料能够保持良好紧实光滑的质感,但因纺织方式的特殊性,在受压折后,面料表面会留下折痕,并且缺乏一定的弹性,经编针织面料则能够保持一定的光滑度的同时,具备一定的弹性,但其依然不能保证受拉后产生良好的防变形恢复,为此,能够使面料达到弹性防变形是目前面料的解决方向。
现有面料存在以下弊端:没有能够保持面料在受拉扯和折压后恢复至原有状态的弹性防变形效果。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弹性防变形面料。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弹性防变形面料,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弹性防变形面料,包括防变形面料,所述防变形面料由弹性面料层、面料层和内衬层组成,所述弹性面料层位于面料层与内衬层之间,所述弹性面料层、面料层和内衬层外围缝合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面料层由乳胶丝和第一聚氨基甲酸酯纤维丝经编形成。
进一步地,所述面料层和内衬层均为第二聚氨基甲酸酯纤维丝经编形成。
进一步地,所述面料层和内衬层表面均高温涂覆有二羟甲基二羟基乙烯脲树脂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二羟甲基二羟基乙烯脲树脂层对面料层和内衬层表面的涂覆,利用高温使二羟甲基二羟基乙烯脲树脂层的涂覆,使高温后的树脂在纤维丝之间的空隙中交联填充,达到对聚氨基甲酸酯纤维丝固定住,从而在聚氨基甲酸酯纤维丝的面料层和内衬层在弯折时能够良好回弹,使整体面料达到防变形效果,通过第二聚氨基甲酸酯纤维丝经编形成的面料层和内衬层与乳胶丝和第一聚氨基甲酸酯纤维丝经编形成的弹性面料层的复合,形成具备一定弹力的防变形面料,使面料在受到外界拉扯结束后,能够实现良好的弹力恢复,有效解决现有面料抽拉扯和弯折后出现严重变形情况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弹性防变形面料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弹性防变形面料的乳胶丝和第一聚氨基甲酸酯纤维丝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弹性防变形面料的第二聚氨基甲酸酯纤维丝示意图。
图中:1、防变形面料;2、弹性面料层;3、面料层;4、内衬层;5、乳胶丝;6、第一聚氨基甲酸酯纤维丝;7、第二聚氨基甲酸酯纤维丝;8、二羟甲基二羟基乙烯脲树脂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嘉兴市金泰喷织有限公司,未经嘉兴市金泰喷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88602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涤塔夫面料
- 下一篇:导管组件和配置用于插入导管内的管心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