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圆刀模切机烫印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2222895923.0 | 申请日: | 2022-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8702048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4 |
发明(设计)人: | 张东琴;陈先锋;衡先梅;王岩;陈兵;傅羿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隆扬电子(昆山)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1F19/00 | 分类号: | B41F19/00;B41F19/06;B26F1/38;B26D7/2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圆刀模切机烫印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圆刀模切机烫印机构,包括设备机台、设置在设备机台上的刀座,所述刀座内部上下依次设置有第一钢轴和第二钢轴,所述第一钢轴上方对应的刀座内部设置有一可进行加热的烫印辊,且所述烫印辊的轴向表面设置有用于烫印mark线的烫印凸起部,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圆刀模切机上加装烫印机构能在模切完成的产品上自动烫印mark线,相较于传统技术,本实用新型无需对模切完成的产品进行转运,避免了产品不良率的提高,且降低了人工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切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圆刀模切烫印机构。
背景技术
在对产品进行模切加工时,有的产品在模切之后需转送至丝网印刷设备上进行印刷mark线;而采用两套设备分开完成一款产品在周转过程中不仅会出现各种不良现象,且还会造成人工浪费,增加生产成本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圆刀模切机烫印机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圆刀模切机烫印机构,包括设备机台、设置在设备机台上的刀座,所述刀座内部上下依次设置有第一钢轴和第二钢轴,所述第一钢轴上方对应的刀座内部设置有一可进行加热的烫印辊,且所述烫印辊的轴向表面设置有用于烫印mark线的烫印凸起部。
进一步的是,所述第一钢轴、第二钢轴和烫印辊两两之间相互抵接设置。
进一步的是,所述烫印凸起部由耐高温橡胶材质制成。
进一步的是,所述烫印辊外接有温度控制系统。
进一步的是,所述设备机台在底座的上方一侧设置有烫印材料放料辊。
进一步的是,所述设备机台在底座的上方另一侧设置有烫印废料回收辊,且所述废料回收辊的高度高于烫印放料辊的高度。
本实用新型实现以下有益效果:
实用新型通过在圆刀模切机上加装烫印机构能在模切完成的产品上自动烫印mark线,相较于传统技术,本实用新型无需对模切完成的产品进行转运,避免了产品不良率的提高,且降低了人工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实施例,并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烫印辊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0、设备机台;20、刀座;30、第一钢轴;40、第二钢轴;50、烫印辊;60、烫印材料放料辊;70、烫印废料回收辊;80、烫印凸起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实施例
参考图1和图2所示,一种圆刀模切机烫印机构,包括设备机台10、设置在设备机台上的刀座20,刀座内部上下依次设置有第一钢轴30和第二钢轴40,第一钢轴上方对应的刀座内部设置有一可进行加热的烫印辊50,第一钢轴、第二钢轴和烫印辊两两之间相互抵接设置;
且烫印辊的轴向表面设置有用于烫印mark线的烫印凸起部80,在实际使用时,烫印凸起部由耐高温橡胶材质制成,并且当模切完成的材料经过烫印辊和第一钢轴之间时,烫印凸起部便可与第一钢轴配合使用在模切完成的材料表面烫印出mark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隆扬电子(昆山)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隆扬电子(昆山)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89592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纸箱的自动压扁机构
- 下一篇:一种市政交通隔离防护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