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利用微藻对沼气进行碳负排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2903717.X | 申请日: | 2022-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9363561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18 |
发明(设计)人: | 徐杰英;付显利;高彦宁;李志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L3/10 | 分类号: | C10L3/10;B01D53/22;B01D53/26;B01D65/02;C12M1/00;C12M1/12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3 | 代理人: | 张立改 |
地址: | 北京市大兴区中关村科技园区大兴生物***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沼气 进行 碳负排 装置 | ||
1.一种利用微藻对沼气进行碳负排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是在微藻养殖的光生物反应器(2)内设置复合膜分离器(1),复合膜分离器外为含有微藻的藻液(3),沼气从复合膜分离器(1)内通过。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微藻对沼气进行碳负排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膜分离器的结构分为如下两种形式;
第一种方式复合膜分离器(1)为中空纤维膜结构;由中空纤维膜膜丝束组成,膜丝管束两端固定于上管板、下管板上;每一根膜丝由内而外由三层膜材料复合而成,内层为没有选择性的第一疏水性微孔高分子膜(6),中间层为对CH4、CO2具有较好分离特性的玻璃态高分子膜(7),外层为没有选择性的第二疏水性微孔高分子膜(8);
第二种方式,复合膜分离器(1)整体为与光生物反应器相对应和适应的圆筒或长方形筒结构;由内部复合分离膜与外部支撑骨架组成,外部支撑骨架位于筒结构的最外层将复合分离膜包覆住;所述内部复合分离膜由内而外有四层结构复合而成:第一层为没有选择性的第一疏水性微孔高分子膜,第二层为膜支撑层,第三层为对CH4、CO2具有较好分离特性的玻璃态高分子膜,第四层为没有选择性的第二疏水性微孔高分子膜;
复合膜分离器(1)的两端均固定于上端板、下端板上;复合膜分离器(1)的两端的上端板、下端板分别对应为光生物反应器(2)的上端部和下底部。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利用微藻对沼气进行碳负排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种形式中所述内外层对应的疏水性微孔高分子膜是聚丙烯PP、聚偏氟乙烯PVDF、聚四氟乙烯PTFE中的任意一种;所述中间层对应的玻璃态高分子膜是聚砜PS、聚酰亚胺PI、聚碳酸脂PC中的任意一种;内外层膜通过浸渍或喷涂方法固着于中间层膜之上;
第二种形式中,所述第一层和第四层的疏水性微孔高分子膜材料是聚丙烯PP、聚偏氟乙烯PVDF、聚四氟乙烯PTFE中的任意一种;所述第二层的膜支撑材料是玻璃纤维、涤纶、氯纶或锦纶中的任意一种;所述第三层的玻璃态高分子膜材料是聚砜PS、聚酰亚胺PI、聚碳酸脂PC中的任意一种;第三层的玻璃态高分子膜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附着于第二层的支撑层外,第一层和第四层的疏水性微孔高分子膜通过浸渍或喷涂方法分别固着于第二层的内侧和第三层的外侧;所述外部支撑骨架采用金属网骨架、塑料网骨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船舶重工集团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903717.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动物角膜热烧伤模型制作器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仔猪设备防护机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