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灯同步的控制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2222906559.3 | 申请日: | 2022-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9351946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14 |
发明(设计)人: | 杨乃军;吴勇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通士达照明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45/30 | 分类号: | H05B45/30;H05B45/385;H05B45/37;H05B45/325;H05B47/12;H05B47/115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博锐专利事务所 44275 | 代理人: | 王芳 |
地址: | 3610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同步 控制电路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多灯同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灯同步的控制电路,包括反激隔离驱动模块、MOS管切换模块和主控模块,主控模块与MOS管切换模块电连接,反激隔离驱动模块与外设的多光源模块电连接,还包括与主控模块电连接的光耦信号转换模块,反激隔离驱动模块与光耦信号转换模块电连接,光耦信号转换模块与外设的电网交流信号端电连接,设置光耦信号转换模块能够将外设的电网交流信号转换为方波信号,且能够增加光耦信号转换,给到主控模块识别,主控模块接收光耦信号转换模块转换的方波信号,通过控制光源的亮灭,以此控制不同灯之间的同步工作,从而实现多灯同步的功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多灯同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灯同步的控制电路。
背景技术
目前,RGB彩光、舞台灯、信号灯等照明产品,多灯同时点亮,做同步处理时,采用传统的同步方式(单片机等芯片控制),短期时间内可以同步,但是由于晶振器件的偏差,时间累积较长时,就会出现偏差、不同步的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多灯同步的控制电路,解决在时间累积较长之后出现不同步的情况。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多灯同步的控制电路,包括反激隔离驱动模块、MOS管切换模块和主控模块,所述主控模块与MOS管切换模块电连接,所述反激隔离驱动模块与外设的多光源模块电连接,还包括与主控模块电连接的光耦信号转换模块,所述反激隔离驱动模块与光耦信号转换模块电连接,所述光耦信号转换模块与外设的电网交流信号端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光耦信号转换模块包括电阻R17、电阻R18、电阻R19、电阻R20、电阻R21、电阻R22、电阻R23、电容C5、电容C6、稳压管ZD1和光电耦合器U1,所述电阻R17的一端与电阻R18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电阻R17的另一端与反激隔离驱动模块电连接,所述电阻R18的另一端与稳压管ZD1的阴极电连接,所述稳压管ZD1的阳极分别与电阻R19的一端、电容C5的一端和光电耦合器U1的第一引脚电连接,所述光电耦合器U1的第二引脚分别与电阻R19的另一端和电容C5的另一端电连接且光电耦合器U1的第二引脚、电阻R19的另一端和电容C5的另一端均接地,所述光电耦合器U1的第三引脚与电阻R21的一端电连接且光电耦合器U1的第三引脚和电阻R21的一端均接地,所述电阻R21的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20的一端和主控模块电连接,所述电阻R20的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22的一端和外设的多光源模块电连接,所述电阻R22的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23的一端和电容C6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电阻R23的另一端与电容C6的另一端电连接且电阻R23的另一端和电容C6的另一端均接地。
进一步的,所述MOS管切换模块包括四个电路结构相同的切换子模块,四个所述切换子模块分别与主控模块电连接,所述切换子模块包括电阻R27、电阻R31、电阻R35和场效应管Q2,所述电阻R27的一端与主控模块电连接,所述电阻R27的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31的一端和场效应管Q2的栅极电连接,所述电阻R31的另一端分别与场效应管Q2的源极和电阻R35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电阻R35的另一端接地,所述场效应管Q2的漏极与主控模块电连接。
进一步的,还包括麦克风输入模块,所述麦克风输入模块与主控模块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通士达照明有限公司,未经厦门通士达照明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90655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