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配水座及利用其制成的感应抽拉龙头有效
申请号: | 202222908728.7 | 申请日: | 2022-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9013444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2 |
发明(设计)人: | 张起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尚沃感应洁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11/085 | 分类号: | F16K11/085;F16K31/06 |
代理公司: | 温州匠心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79 | 代理人: | 周涛男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州市温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配水座 利用 制成 感应 龙头 | ||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配水座及利用其制成的感应抽拉龙头,包括主体,所述主体底部设有第一进口、第二进口及出口,所述主体顶部设有电磁阀;所述主体侧部设有阀芯安装位,所述阀芯安装位设有第一阀孔、第二阀孔、第三阀孔及第四阀孔,所述第一阀孔与第一进口连通,所述第二进口与第二阀孔连通,所述第三阀孔经电磁阀与出口连通,所述第四阀孔与出口连通;所述主体侧部还设有软管抽拉位。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紧凑,适用于抽拉龙头,使其在手动调温的前提下具备手动控制及感应控制功能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卫浴用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配水座及利用其制成的感应抽拉龙头。
背景技术
卫浴用品中,水龙头的控制方式一般采用阀芯控制出水或者感应出水,其中感应出水与阀芯控制出水两种模式同时存在会对水龙头内部空间的设计要求极高,而目前市面上对于厨房龙头而言,最受欢迎的则是抽拉龙头,抽拉龙头内包含一根抽拉软管,需要穿过整个龙头体后垂至台盆下方后增加配重来实现抽拉软管的收回,因此抽拉软管是否能在龙头体内顺畅抽拉取决于龙头体内部空间是否充沛,因此将抽拉龙头设置成感应出水及阀芯控制出水两种模式是目前位于行业一直无法解决的技术问题;尤其是设置感应出水的电子阀如果是外置,就无法实现在龙头上调温,如果内置,又会占用龙头体空间而无法保证抽拉软管有足够的空间穿过。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抽拉龙头的配水座及利用其制成的感应抽拉龙头。
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配水座,包括主体,所述主体底部设有第一进口、第二进口及出口,所述主体顶部设有电磁阀;所述主体侧部设有阀芯安装位,所述阀芯安装位设有第一阀孔、第二阀孔、第三阀孔及第四阀孔,所述第一阀孔与第一进口连通,所述第二进口与第二阀孔连通,所述第三阀孔经电磁阀与出口连通,所述第四阀孔与出口连通;所述主体侧部还设有软管抽拉位。
上述结构中,第一进口与第二进口分别用于连接冷水及热水,出口则用于连接抽拉软管,主体底部空间被第一进口、第二进口及出口占用后,合理利用主体顶部位置的空间来放置电磁阀,从而避免主体底部位置的空间占用,也为软管抽拉位留出用于穿过抽拉软管的空间;冷水与热水分别经第一阀孔、第二阀孔进入控制阀芯后,通过控制阀芯择一选择切断或将混合水供往第三阀孔或第四阀孔,当混合水供往第三阀孔时,出口与第三阀孔之间通过电磁阀控制通断,实现感应出水,当混合水供往第四阀孔时,出口与第四阀孔之间不受电磁阀控制,则能直接往出口出水,从而实现感应出水和手动出水之间的切换,同时也避免了单独电磁阀控制时因电磁阀失效而造成的漏水隐患。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软管抽拉位与第一进口、第二进口及出口在主体断面上呈品字形布置。
上述结构中,软管抽拉位与第一进口、第二进口及出口品字形布置可有效利用主体的截面尺寸,为抽拉软管提供足够的抽拉空间。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软管抽拉位设有断面呈C形的软管导向箍。
上述结构中,软管导向箍用于约束并引导抽拉软管顺着软管抽拉位滑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进口、第二进口在主体断面上靠近阀芯安装位设置,所述软管抽拉位与出口在主体断面上远离阀芯安装位设置。
上述结构中,对各进口及出口进行合理排布,避免水道相互干涉,方便主体的生产加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主体顶部设有与第三阀孔连通的阀腔,所述阀腔内设有阀座,所述阀座中心设有与第四阀孔及出口连通的控制水道;所述电磁阀的阀芯与阀座适配开合控制阀腔与控制水道之间的通断。
上述结构中,阀芯通过电磁阀的线圈控制伸缩,实现与阀座的分离与贴合,以达到控制第三阀孔与第四阀孔及出口之间的通断。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进口、第二进口及出口均设有连接螺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尚沃感应洁具有限公司,未经温州尚沃感应洁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90872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袋体自动装箱机传送装置
- 下一篇:一种带有安全防护结构的高压软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