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人字门合拢对中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2937157.X | 申请日: | 2022-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8955704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2 |
发明(设计)人: | 杨珏;胡兴媛;龙潇飞;秦云;蒲浩清;罗榆炜;魏霖;柏雪;段云瀚;刘豪;唐念;边级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江三峡通航管理局 |
主分类号: | G01B11/14 | 分类号: | G01B11/14;G01B11/27;G01B11/00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42103 | 代理人: | 李登桥 |
地址: | 443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人字门 合拢 检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人字门合拢对中检测装置,传感器安装基座的上部外壁上固定有多组激光测距仪安装支架;所述传感器安装基座的下部外壁上固定有多组接近开关微调装置,每组接近开关微调装置的顶部都通过燕尾槽齿条滑台安装有接近开关安装片;所述传感器安装基座的相对侧设置有感应撞块安装基座,所述感应撞块安装基座的上部外壁上固定有用于和激光测距仪安装支架相配合的门缝检测标靶和错位检测标靶;所述感应撞块安装基座的下部外壁上通过感应片安装基座安装有用于和接近开关安装片相配合的合拢水平检测片。针对优化装置前后的门缝错位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得出,合拢对中装置在采用优化装置后,门缝值和错位值均处于正常范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人字门合拢对中检测装置,属于船闸人字门检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人字门关门承压后,形成三铰拱结构并可以进行后续运行工艺流程的状态,称为人字门“合拢”,确保人字门“合拢”是船闸安全高效运行的基础保障之一。但人字闸门在运行过程中,受人字门启闭机结构特性、外部环境及传感设备等影响,其停机时的门体相对位置状态是不确定的。即其停机后双侧人字门间的门缝和错位值是随机的,且可能超过允许范围。通过统计分析,船闸人字门关门停机的门缝错位值,随时间和气候变化在一定范围随机变化。所以,对船闸运行过程中人字门“关终至合拢”过程的监测至关重要。
目前,船闸人字门合拢检测,主要通过激光测距仪在线监测闸门门缝的变化值以及错位值,完善人字门运行安全监测漏洞。但由于激光测距仪安装在某高水头船闸人字门门头,日常工作环境较为恶劣,长期受到阳光、温度与雨水等环境因素影响,导致激光测距仪高频率出现“死机”现象。激光测距仪“死机”后,船闸运维人员无法读取人字门的门缝与错位等数据,影响船闸关键参数在线监测,这常常需要工作人员到现场进行设备的调整来恢复读值。为解决上述问题,亟需对合拢对中监测装置进行优化改进从而提高船闸过闸安全性和高效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人字门合拢对中检测装置,此装置针对外部温度、光照等环境变化较大时门缝错位监测装置常出现的死机现象,以及故障率较高等情况,通过控制变量法对该现象影响因素进行实验分析,找出监测装置的主要影响因素并采用相应优化装置设计投入运行,再次监测和分析相应数据结果,由此验证优化装置的实用性和有效性,为船闸安全稳定运行提供技术保障。
优化后的本装置有效降低了光度值,降低了人字门出现合拢超时的概率。针对优化装置前后的门缝错位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得出,合拢对中装置在采用优化装置后,门缝值和错位值均处于正常范围,且传感器死机状态得到改善。
为了实现上述的技术特征,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人字门合拢对中检测装置,它包括传感器安装基座,所述传感器安装基座的上部外壁上固定有多组激光测距仪安装支架;所述传感器安装基座的下部外壁上固定有多组接近开关微调装置,每组接近开关微调装置的顶部都通过燕尾槽齿条滑台安装有接近开关安装片;所述传感器安装基座的相对侧设置有感应撞块安装基座,所述感应撞块安装基座的上部外壁上固定有用于和激光测距仪安装支架相配合的门缝检测标靶和错位检测标靶;所述感应撞块安装基座的下部外壁上通过感应片安装基座安装有用于和接近开关安装片相配合的合拢水平检测片。
所述激光测距仪安装支架包括用于和传感器安装基座固定相连的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外壁上固定有悬臂箱梁,悬臂箱梁的中间部位设置有传感器安装腔,所述传感器安装腔的顶部通过铰链安装有密封盖,所述传感器安装腔的另一侧布置有遮光通道。
所述传感器安装腔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吸光材料层,且在传感器安装腔的内对应安装激光测距仪。
所述悬臂箱梁的底部采用倾斜结构。
所述接近开关微调装置包括用于和传感器安装基座固定相连的L型安装座,所述L型安装座的底部设置有加筋板,所述L型安装座的立板和顶板都分被加工有多组螺纹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江三峡通航管理局,未经长江三峡通航管理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93715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