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三层反应釜有效
申请号: | 202222939718.X | 申请日: | 2022-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8281770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13 |
发明(设计)人: | 王红卫;刘侠;冯强;张俊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永聚河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19/18 | 分类号: | B01J19/18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红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4 | 代理人: | 余志军 |
地址: | 516000 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水口民营工***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三层 反应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反应釜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三层反应釜,包括釜体及置于釜体中的搅拌机构,所述釜体上还设置有用于驱动搅拌机构轴向转动的驱动机构;所述釜体的外侧依次设置有水加热层及保温层,所述水加热层通过管件与外部水加热系统循环水路连通;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的三层结构,能够实现对反应釜的加热及保温,有效的提升反应釜内的温度的稳定性,其次,釜体上还设置有氮气冲压口,当出料时打开氮气系统控制阀对釜体内料液充氮气保压,压力达到规定值后开启出料管阀门,开始出料,保证了出料的稳定性,整体结构简单合理,能够稳定提升物料的加工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反应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三层反应釜。
背景技术
反应釜的广义理解即有物理或化学反应的容器,通过对容器的结构设计与参数配置,实现工艺要求的加热、蒸发、冷却及低高速的混配功能。
现有的反应釜大多至采用釜体一层的防护结构,实际操作时,通过釜体内单一的加热单元进行加热,加热效果慢,且保温隔热性一般,因此值得继续提出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上述缺点,而提出的一种三层反应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设计一种三层反应釜,包括釜体及置于釜体中的搅拌机构,所述釜体上还设置有用于驱动搅拌机构轴向转动的驱动机构;
所述釜体的外侧依次设置有水加热层及保温层,所述水加热层通过管件与外部水加热系统循环水路连通;
所述保温层通过管件与外部真空发生单元相连接;
其中,所述釜体的顶部及底部分别设置有进料口及出料口,以用于对物料的填充及排出。
优选的,所述水加热层的顶部及下方分别连接有贯穿保温层的出水管及进水管,其中,所述出水管上连通有溢流管,所述水加热层的下方还设置有贯穿保温层的排水管,所述出水管及进水管分别通过管件与外部水加热系统循环水路连通。
优选的,所述保温层的顶部连通有真空管,所述真空管通过管件与与外部真空发生单元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釜体的顶部分别连通有氮气充压口、釜真空口及釜排气口,所述釜真空口及釜排气口通过管件与外部真空发生单元相连接,所述氮气充压口与外部氮气发生单元相连通。
优选的,所述搅拌机构包括搅拌轴,所述搅拌轴的外侧至少还设置有一组搅拌杆。
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为电机,所述电机的轴端于搅拌轴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保温层的两侧还固定连接有安装耳。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三层反应釜,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的三层结构,能够实现对反应釜的加热及保温,有效的提升反应釜内的温度的稳定性,其次,釜体上还设置有氮气冲压口,当出料时打开氮气系统控制阀对釜体内料液充氮气保压,压力达到规定值后开启出料管阀门,开始出料,保证了出料的稳定性,整体结构简单合理,能够稳定提升物料的加工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三层反应釜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釜体;11、进料口;12、出料口;13、氮气充压口;14、釜真空口;15、排气口;16、安装耳;2、搅拌机构;21、搅拌杆;3、驱动机构;4、水加热层;41、出水管;42、进水管;43、溢流管;44、排水管;5、保温层;51、真空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永聚河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永聚河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93971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挂脖式风扇
- 下一篇:一种切片机的快速修片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