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高压泵的曲轴校正平台有效
申请号: | 202222973019.7 | 申请日: | 2022-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8785095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4 |
发明(设计)人: | 展望;朱鹤;吴继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丹鸟机电(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10 | 分类号: | B21D3/10;B21D43/00;B21D43/14 |
代理公司: | 苏州六一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14 | 代理人: | 韩京朋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高压泵 曲轴 校正 平台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基于高压泵的曲轴校正平台,包括校正平台以及曲轴主体,所述校正平台的两端上设有固定底座,所述固定底座之间设有对曲轴主体进行校正机构;所述固定底座与曲轴主体之间设有对曲轴主体进行旋转的旋转机构,所述旋转机构包括设置在固定底座顶部的旋转圆盘,所述旋转圆盘与固定底座之间设有驱动旋转圆盘转动的旋转电机;本实用新型通过支撑板上的伸缩气缸的伸缩端开始伸出,使得固定在伸缩气缸的第一固定块可以向下运动,并且通过螺栓固定的上夹持弧形块同步向下运动,使得上夹持弧形块与下夹持弧形块相互配合形成对曲轴主体两端固定夹持的夹持腔,有效对曲轴主体进行固定加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校正平台,具体为基于高压泵的曲轴校正平台。
背景技术
曲轴承受弯曲扭转载荷的作用,长期使用会使曲轴主轴发生弯曲,如不及时对其进行校正的话,会影响曲轴的动平衡。
目前,现有的高压泵上的曲轴在工作过程中容易发生扭转变形,当形变量超过允许范围后还继续使用时,必然使曲轴的工作性能变差,为保证曲轴在最佳状态下工作,必须对曲轴的扭转变形进行校正;目前,在进行校正工作时因曲轴轴径部位的各个角度可能存在扭转变形,需要针对已经变形的位置进行校正处理,但在现实生活中,一般是通过人工利用工具先将曲轴进行固定,之后在校正过程中根据不同位置扭转变形对曲轴反复安装固定,多次安装固定大大地增加了工作强度。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一般是通过人工利用工具先将曲轴进行固定,之后在校正过程中根据不同位置扭转变形对曲轴反复安装固定,多次安装固定大大地增加了工作强度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基于高压泵的曲轴校正平台。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基于高压泵的曲轴校正平台,包括校正平台以及曲轴主体,所述校正平台的两端上设有固定底座,所述固定底座之间设有对曲轴主体进行校正机构;所述固定底座与曲轴主体之间设有对曲轴主体进行旋转的旋转机构,所述旋转机构包括设置在固定底座顶部的旋转圆盘,所述旋转圆盘与固定底座之间设有驱动旋转圆盘转动的旋转电机,所述旋转圆盘上设有托载曲轴主体的托载板以及设置在托载板相对位置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与托载板之间设有对曲轴主体进行夹持的夹持机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校正机构包括设置在固定底座之间的直线滑轨,所述直线滑轨上设有沿直线滑轨滑动的活动基座,所述活动基座上设有校正气缸,所述校正气缸的伸缩端设有对曲轴轴径进行校正的校正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夹持机构包括设置在托载板顶部的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的顶部通过螺栓设有下夹持弧形块,所述支撑板的底部设有在竖直方向进行伸缩的伸缩气缸,所述伸缩气缸的伸缩端设有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二固定块的底部通过螺栓设有与下夹持弧形块相配合的上夹持弧形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上夹持弧形块与下夹持弧形块之间形成夹持曲轴主体端部的夹持腔,所述夹持腔的内壁设有硅胶垫,所述硅胶垫上设有防滑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校正块的顶部为弧形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基于高压泵的曲轴校正平台,通过人工将曲轴主体的两端放置在下夹持弧形块上,之后通过支撑板上的伸缩气缸的伸缩端开始伸出,使得固定在伸缩气缸的第一固定块可以向下运动,并且通过螺栓固定的上夹持弧形块同步向下运动,使得上夹持弧形块与下夹持弧形块相互配合形成对曲轴主体两端固定夹持的夹持腔,有效对曲轴主体进行固定加持,方便校正块对曲轴主体进行校正,防止在校正过程中发生偏移而导致校正位置错误;当校正之后对下一个但角度不同的位置进行校正时,首先通过旋转电机工作,使得曲轴主体可以进行旋转,当旋转到合适位置时,之后通过活动基座在直线滑轨上工作,使得固定在活动基座上的校正气缸可以达到曲轴主体待校正的位置,之后通过校正气缸伸缩端的校正块对曲轴颈部进行校正处理,有效达到可以对扭转变形且不同位置的曲轴主体进行校正处理,并且降低了工作强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丹鸟机电(苏州)有限公司,未经丹鸟机电(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97301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