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天线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2975091.3 | 申请日: | 2022-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8827838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发明(设计)人: | 贾霄;申灿;徐涛;房康伟;王行岳;胡国忠;林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1/52 | 分类号: | H01Q1/52;H01Q1/12;H01Q15/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严罗一;黄健 |
地址: | 10003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天线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天线装置,包括支撑立杆和设置在支撑立杆上的天线本体以及信号反射件。天线本体包括信号的主覆盖区和副覆盖区,主覆盖区为天线本体的主瓣所在的区域,副覆盖区为天线本体的副瓣所在的区域,信号反射件位于天线本体的副覆盖区内。信号反射件为曲面状结构,且曲面的内凹面朝向天线本体,信号反射件用于将天线本体的副覆盖区的信号反射到主覆盖区内。这样可以有效提高天线本体的信号发射的一致性,能够有效减少或避免天线本体的副覆盖区内的信号发射到其他天线本体的主覆盖区内,防止天线本体的副覆盖区内的信号对其他天线本体的主覆盖区内的信号产生干扰,从而有效提高整个区域内的网络信号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天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天线装置。
背景技术
天线用于基站设备与终端用户之间的信息能量转换,天线可以对信号进行发射和接收,以使用户的网络终端设备可以进行通讯。在移动通信网工程设计中,天线的设计通常根据网路的覆盖要求、话务质量分布、抗干扰要求和网络服务质量等实际情况来合理安排。
天线通常设置在楼顶、院落等位置,以进行电子信号的传输。天线信号的覆盖范围包括主覆盖区和副覆盖区,其中,主覆盖区是指天线主瓣方向发射出的信号所覆盖的区域,天线发射出的信号主要集中在主覆盖区。而天线的副覆盖区则是天线副瓣方向发射的信号所覆盖的区域。随着人们对网络信号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天线分布的数量也越来越密集,拉近了各个天线之间的距离。
然而,上述的天线结构容易使天线的副覆盖区的发射信号对周围的其他天线的正覆盖区信号产生干扰,从而影响整个区域网络信号的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天线装置,以解决现有天线之间容易产生信号干扰,从而影响整个区域的网络信号质量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天线装置,包括支撑立杆和设置在所述支撑立杆上的天线本体以及信号反射件;
所述天线本体包括信号的主覆盖区和副覆盖区,所述主覆盖区为所述天线本体的主瓣所在的区域,所述副覆盖区为所述天线本体的副瓣所在的区域,所述信号反射件位于所述天线本体的副覆盖区内;
所述信号反射件为曲面状结构,且所述曲面的内凹面朝向所述天线本体,所述信号反射件用于将所述天线本体的副覆盖区的信号反射到主覆盖区内。
这样可以有效提高天线本体的信号发射的一致性,能够有效减少或避免天线本体的副覆盖区内的信号发射到其他天线本体的主覆盖区内,防止天线本体的副覆盖区内的信号对其他天线本体的主覆盖区内的信号产生干扰,从而有效提高整个区域内的网络信号质量。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信号反射件位于所述天线本体的后覆盖区,所述后覆盖区为所述天线本体的后瓣所在的区域,且所述信号反射件与所述天线本体相抵接。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信号反射件与所述天线本体之间的位置关系满足公式:D=n×λ/2;
其中,所述D为所述信号反射件与所述天线本体之间的最大垂直距离,所述n为正整数,所述λ为所述天线本体发射的信号波长。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信号反射件的半径满足公式:R2=(L/2)2+(R-D)2;
其中,所述R为所述信号反射件的半径,所述L为所述天线本体的长度值,所述D为所述信号反射件与所述天线本体之间的最大垂直距离。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信号反射件包括基板和设置在所述基板上的反射层,所述反射层位于所述基板朝向所述天线本体的一侧。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反射层为反射油漆或反射贴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97509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气体放电灯
- 下一篇:一种设有多通路结构的拼插型水表防水开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