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软密封闸阀有效
申请号: | 202222986915.7 | 申请日: | 2022-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8543226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28 |
发明(设计)人: | 陈建财 | 申请(专利权)人: | 科达阀门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3/02 | 分类号: | F16K3/02;F16K3/30;F16K27/04;F16K31/60;F16K41/02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众创致远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5241 | 代理人: | 曾金凤 |
地址: | 362300 福建省泉***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密封 闸阀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闸阀技术领域,一种软密封闸阀,包括阀体、阀盖、填料压盖、密封填料、手轮、阀杆和阀板,所述阀体内设有供介质流动的通道,通道位于阀盖正下方设有沟槽,沟槽内设有凸台,凸台顶部为圆弧面结构,所述阀盖与阀体在凸台上方构成一个活动腔,手轮、阀杆和阀板至上而下连接,阀板能够在活动腔及沟槽内上下移动,阀板外侧包裹有弹性密封层,阀板下行后,阀板上半部分两侧的弹性密封层能够抵接在凸台外侧壁,阀板下半部分两侧的弹性密封层能够抵接在沟槽侧壁及底面上,构成轴向、径向上的双向联合密封结构。本实用新型有助于解决现有密封结构容易因铸造变形影响,导致密封时弹性压缩量不够,密封效果差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闸阀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软密封闸阀。
背景技术
在流体管道的控制中,利用闸阀来实现对流体的截流和控制。市场上的闸阀种类繁多,主要分为硬密封闸阀和软密封闸阀两种,其中软密封闸阀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因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如中国专利CN202122336757.6公开的一种不锈钢304沟槽软密封闸阀,包括阀体,所述阀体的上表面固定设置有阀盖,所述阀盖的一端内部设置有阀杆,所述阀杆的底端固定连接阀板,所述阀体为平阀底座设计,且内部涂有环氧树脂,所述阀体为不锈钢304材质,所述阀杆的顶端转动连接阀杆压母,所述阀杆的顶端外壁设置有螺纹,所述阀杆通过螺纹转动连接阀杆压母,所述阀杆的顶端内部固定连接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手轮,所述手轮的的顶端固定设置多组防滑条,所述阀盖的顶管固定设置有压盖螺母。
上述技术方案中,阀板两侧与沟槽之间的抵接面为锥面结构,这种结构依靠阀板与沟槽在轴向上的抵接面形成轴向密封,但是该轴向密封面结构在铸造过程中容易变形,膨胀而导致的阀板与沟槽之间弹性抵接时压缩量不够,从而密封性不足,容易漏水,基于此,本申请人在长期实验测试后,遂得此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软密封闸阀,有助于解决现有密封结构容易因铸造变形影响,导致密封时弹性压缩量不够,密封效果差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这样的技术方案:
一种软密封闸阀,包括阀体、阀盖、填料压盖、密封填料、手轮、阀杆和阀板,所述阀体内设有供介质流动的通道,通道位于阀盖正下方设有沟槽,沟槽内设有凸台,凸台顶部为圆弧面结构,所述阀盖与阀体在凸台上方构成一个活动腔,手轮、阀杆和阀板至上而下连接,阀板能够在活动腔及沟槽内上下移动,阀板外侧包裹有弹性密封层,阀板下行后,阀板上半部分两侧的弹性密封层能够抵接在凸台外侧壁,阀板下半部分两侧的弹性密封层能够抵接在沟槽侧壁及底面上,构成轴向、径向上的双向联合密封结构。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为了减少纵向斜面铸造容易形变,成型质量不好控制导致密封效果差的影响,所述沟槽为竖直槽孔结构,其内侧端面为竖直面结构。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为了提升径向抵接密封面积,所述阀板顶部两侧设有横向凸缘,阀板的剖视图为T形轮廓。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为了在保证密封效前提下,提升阀板结构稳定性,所述阀板内部具有由铸铁材质制成的基板,基板外侧具有由橡胶材质制成的弹性密封层。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阀杆与阀盖之间螺纹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填料压盖顶部设有防尘盖。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至少包括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阀体内通道中设置内端面为竖直面结构的沟槽,并在沟槽中设置凸台,将凸台顶部的圆弧面作为径向密封面,用于配合阀板外侧的弹性密封层的弹性抵接,从而构成径向密封结构,该径向密封结构协同阀板底部与沟槽之间的轴向密封结构共同作用,相较于现有结构完全依靠轴向密封,且容易因铸造过程中斜面精度的成型偏差带来的密封不足,本方案能够减轻铸造压力,提升产品密封性。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科达阀门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科达阀门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98691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