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Y型防割线鱼钩有效
申请号: | 202222996354.9 | 申请日: | 2022-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8551021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03 |
发明(设计)人: | 占志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海霸鱼钩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83/00 | 分类号: | A01K8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33100 江西省上***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割线 鱼钩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Y型防割线鱼钩,包括钩柄,所述钩柄,所述钩柄底端固定连接有一体成型的钩背,所述钩背底端固定连接有一体成型的钩底,所述钩底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用于对鱼以及鱼饵起到刺鱼防脱的一体成型的钩尖,所述钩尖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倒刺,所述钩柄顶端开设有Y型槽口,所述Y型槽口的槽边处均设置有弧面倒角,所述钩柄的顶端有用于连接钓鱼线的防割线组件,所述防割线组件底端与Y型槽口连通设置,通过设置的Y型槽口与钩柄顶端的防割线组件连通,鱼线顶端贯穿于防割线组件的穿线孔内部,具备了纵向滑动的稳定空间,使得鱼线的连接更加稳定,且通过防割线组件顶端与底端分别开设的倒角,能够有效的避免对鱼线的损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渔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Y型防割线鱼钩。
背景技术
鱼钩,垂钓时用于悬挂钓饵以吸引鱼类上钩的工具。现在鱼钩的发展很快,种类繁多,而鱼钩完美的应当具备坚、利、韧、轻四个特点,要让鱼钩同时具备上述四方面的特点是相当困难的。用大号粗径、高碳素钢材鱼钩就要牺牲韧性和吸入性;而使用小号细径、中碳素钢材鱼钩,那么鱼钩的抗拉力又稍嫌不足。所以,要因鱼施钓,根据垂钓对象鱼的种类大小,摄食方法及用饵等因素,选择不同尺码,不同钩型的鱼钩,使鱼钩的性能发挥到极致;
现有技术中,公告号 CN207022971U公开了一种Y型防割线鱼钩,包括柄头、钩柄、钩弯和钩尖,所述柄头、钩柄、钩弯和钩尖依次固定连接,所述柄头为扁平结构,所述钩柄上部具有延伸至所述柄头并贯穿所述柄头的凹槽,所述凹槽在所述柄头处的宽度逐渐增大并形成三角状凹陷,在钩柄及柄头上设有连通的凹槽结构,当鱼线缠绕着绑在钩柄上后,鱼线可以置入凹槽内,由于凹槽宽度逐渐增大,形成Y字形结构,更便于鱼线滑入槽内,使鱼线始终位于柄头的正面,不会翻转至柄头的背面,提高了鱼线的稳定性;另外,凹槽坡度的设计可以有效的减小鱼线与凹槽内部的摩擦,防止割线;
虽然上述技术通过开设了凹槽坡度的设计,可以有效的减小鱼线与凹槽内部的摩擦,防止割线,但是由于钩柄通常为光滑的圆柱结构,摩擦力较小,鱼线在凹槽内部容易上下滑动,并且鱼线凹槽内部横向滑动摩擦,使整个结构不牢固,而且容易损坏鱼线,另一方面,凹槽的槽边等结构没有设置为圆弧倒角,鱼线在滑动摩擦的过程中可能会因为与槽边长时间的接触造成损毁,降低了鱼钩防割线的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Y型防割线鱼钩,通过设置的Y型槽口与钩柄顶端的防割线组件连通,鱼线顶端贯穿于防割线组件的穿线孔内部,具备了纵向滑动的稳定空间,使得鱼线的连接更加稳定,且通过防割线组件顶端与底端分别开设的倒角,能够有效的避免对鱼线的损毁,提升了鱼钩防割线的效果,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Y型防割线鱼钩,包括钩柄,所述钩柄,所述钩柄底端固定连接有一体成型的钩背,所述钩背底端固定连接有一体成型的钩底,所述钩底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用于对鱼以及鱼饵起到刺鱼防脱的一体成型的钩尖,所述钩尖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倒刺,所述钩柄顶端开设有Y型槽口,所述Y型槽口的槽边处均设置有弧面倒角,所述钩柄的顶端有用于连接钓鱼线的防割线组件,所述防割线组件底端与Y型槽口连通设置。
优选的,所述钩底设置于钩背和钩尖之间,所述钩底一端与钩背一端一体成型固定连接,所述钩底另一端与钩尖一端一体成型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倒刺与钩尖匹配设置,所述倒刺一体成型设置于钩尖内侧的下部。
优选的,所述防割线组件包括柱体和防滑垫片,所述防滑垫片设置为表面无凸起的橡胶防滑垫片。
优选的,所述柱体内开设有穿线孔,所述穿线孔与Y型槽口连通,所述穿线孔与Y型槽口连通匹配设置,所述防滑垫片贴合设置固定粘贴于穿线孔的内壁。
优选的,所述柱体的顶端与底端分别设置有一体成型的第一倒角和第二倒角,所述第一倒角设置于柱体的顶端,所述第二倒角设置于柱体的底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海霸鱼钩有限公司,未经江西海霸鱼钩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99635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