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三相Z型自耦调零变压滤波节能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2223013302.1 | 申请日: | 2022-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8730370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4 |
发明(设计)人: | 柯金鳌;郑奕庆;陆雯彬;卓泽禄;张海江;包家顺;类成民;柯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稳压器厂 |
主分类号: | H01F27/42 | 分类号: | H01F27/4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01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三相 耦调零 变压 滤波 节能 电路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变压器电路原理设计技术领域,其公开了一种三相Z型自耦调零变压滤波节能电路,解决了目前的变压节能电路节能效果有待提升的技术问题,包括A相、B相和C相,A相包括A相初级线圈、A相电芯和A相次级线圈,B相包括B相初级线圈、B相电芯和B相次级线圈,C相包括C相初级线圈、C相电芯和C相次级线圈,A相次级线圈、B相次级线圈和C相次级线圈均分体设置,A相次级线圈中间段替换为B相次级线圈的中间段,B相次级线圈中间段替换为C相次级线圈的中间段,C相次级线圈中间段替换为A相次级线圈的中间段。根据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打破了传统变压器各相之间相互独立的接法,以达到稳压、滤波节能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变压器电路原理设计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三相Z型自耦调零变压滤波节能电路。
背景技术
进入二十一世纪,世界性的能源紧缺以及因能源过度消耗而引发的全球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首要问题。中国是一个能源生产大国,同时也是一个能源消耗大国,随着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发展,能源需求与能源供给不足的矛盾日益凸显。
电能作为一种优质的二次能源,已经成为现代工业必不可少的能源供给。随着电网负荷越来越大、全国用电量飞速增长,大量电能在无形之中损耗与浪费;根据市场调研与分析可知,目前电能浪费的主要因素是三相电压不平衡、谐波污染严重以及电压不稳定等因素造成的。中国能否保持经济快速发展,一个重要的先决条件就是能源供应的充足,而电力是主要的能源,因此节电节能显得非常重要,节电节能已经成为提高能效,降低能耗的重要途径。
节电节能技术和节电设备的研发在国外已经发展了40多年。传统节电技术主要有电抗器节能、滤波器节能、稳压调压节能、变频器节能等多种节电技术,主要应用的领域局限于小负载的灯光照明以及部分动力节能,发展得较好的就是大功率空调、风机、水泵的高压变频技术和大温差蓄冷技术,这些技术确实也取得了较高的节电率,但由于他们的局限性和局部节能的情况,必将逐步被系统型节能技术所取代。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目前的变压节能电路因具有结构局限导致节能效果有待提升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打破了传统变压器各相之间相互独立的接法,以达到稳压、滤波节能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三相Z型自耦调零变压滤波节能电路,包括A相、B相和C相,所述A相包括A相初级线圈、A相电芯和A相次级线圈,所述B相包括B相初级线圈、B相电芯和B相次级线圈,C相包括C相初级线圈、C相电芯和C相次级线圈,所述A相次级线圈、B相次级线圈和C相次级线圈均为分体设置,所述A相次级线圈包括第一A相次级线圈、第二A相次级线圈和第三A相次级线圈;所述B相次级线圈包括第一B相次级线圈、第二B相次级线圈和第三B相次级线圈;所述C相次级线圈包括第一C相次级线圈、第二C相次级线圈和第三C相次级线圈;
所述第一A相次级线圈和第三A相次级线圈之间通过所述第二B相次级线圈连通;所述第一B相次级线圈和第三B相次级线圈之间通过所述第二C相次级线圈连通;所述第一C相次级线圈和第三C相次级线圈之间通过所述第二A相次级线圈连通。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三相Z型自耦调零调压滤波节能电路”中采用Z型的电路连接方式打破了传统变压器各相之间相互独立的接法,把每一相线圈都分成多个线圈,并可通过单片机智能控制及外部电路完成节能设备需要的组合和接法,以稳定输出电压、均衡三相电源、消除杂波干扰,达到稳压、滤波节能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A相、B相和C相的初级线圈上设置端点⑧和端点⑦,所述A相、B相和C相的次级线圈上分别设置端点⑥、端点⑤、端点④、端点③、端点②、和端点①,且端点⑥和端点⑤均设置在第一A相次级线圈、第一B相次级线圈和第一C相次级线圈上,端点④、端点③、端点②、和端点①均设置在所述第三A相次级线圈、第三B相次级线圈和第三C相次级线圈上,所述A相、B相和C相上的端点⑦与端点⑥分别短接,且A相、B相和C相上的端点④或端点③或端点②或端点①之间短接并接零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稳压器厂,未经上海稳压器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301330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显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设备
- 下一篇:一种模拟训练用的快速射击仿真枪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