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冷热切换冲击箱有效
申请号: | 202223014387.5 | 申请日: | 2022-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9417113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5 |
发明(设计)人: | 朱本银;汪海鹤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诺贝德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60 | 分类号: | G01N3/60;G01N3/02 |
代理公司: | 苏州汇诚汇智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623 | 代理人: | 王春丽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冷热 切换 冲击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冷热切换冲击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包括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所述第一箱体内通入冷风,所述第二箱体内通入热风;包括移动架,产品放置在所述移动架上,所述第一箱体和所述第二箱体之间设置有通道,所述移动架通过通道可移动至所述第一箱体和所述第二箱体内部;本方案设计的一种冷热切换冲击箱,产品放置在移动架上,移动架可以在通热风的第一箱体和通冷风的第二箱体之间移动,实现产品快速切换冷热环境的功能,产品通过移动架从一个箱体移动至另一个箱体内时,环境温度变化快,让产品在最短时间内经历高温和低温,有效地提高检测精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冷热冲击箱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冷热切换冲击箱。
背景技术
冷热冲击试验箱是金属、塑料、橡胶、电子等材料行业必备的测试设备,用于测试材料结构或复合材料,在瞬间下经高温到低温的连续环境下所能忍受的程度,得以在最短时间内检测试样因热胀冷缩所引起的化学变化或物理伤害;现阶段,传统的冷热冲击箱一般在箱体内设置三个腔体,第一腔体内通热风、第二个腔体内通冷风,然后在第一个腔体和第二个腔体中间设置一个腔体,将产品放置在该腔体内,通过两个腔体的冷热风交替通入中间腔体内来进行冷热冲击试验,但是此种结构存在缺陷,比如在通完热风后通入冷风时,中间腔体内的温度还是很高,温度骤降的效果不明显,导致冲击试验的检测精度不精确。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冷热切换冲击箱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冷热切换冲击箱,包括:
箱体,所述箱体包括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
所述第一箱体内通入冷风,所述第二箱体内通入热风;
移动架,产品放置在所述移动架上,所述第一箱体和所述第二箱体之间设置有通道,所述移动架通过通道可移动至所述第一箱体和所述第二箱体内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方案设计的一种冷热切换冲击箱,产品放置在移动架上,移动架可以在通热风的第一箱体和通冷风的第二箱体之间移动,实现产品快速切换冷热环境的功能,产品通过移动架从一个箱体移动至另一个箱体内时,环境温度变化快,让产品在最短时间内经历高温和低温,有效地提高检测精度。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箱体和所述第二箱体左右并排设置,所述通道位于所述第一箱体和所述第二箱体之间;两个箱体并排设置,通道位于中间,移动架可以通过平移的方式快速在两个箱体之间切换。
进一步地,所述通道包括开设在所述第一箱体上的第一通道口、开设在所述第二箱体上的第二通道口,所述第一通道口和所述第二通道口左右对称设置;移动架穿过第一通道口可进入第一箱体内部,移动架穿过第二通道口可进入第二箱体内部。
进一步地,所述移动架的左右两侧设置有挡风板;由于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之间互通,为了避免两个箱体内部因空气流通而互相受到影响,所以在移动架的左右两侧设置挡风板,当移动架移动至其中一个箱体内部时,挡风板可以堵住通道口,有效地阻止空气进行流通。
进一步地,在所述第一箱体内部设置有第一轨道,所述第二箱体内部设置有第二轨道;
所述移动架的底部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导向轮组和第二导向轮组;
所述第一导向轮组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轨道上,所述第二导向轮组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二轨道上;移动架底部设置导向轮,而在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内的底部都设置轨道,通过导向轮在轨道上移动而使移动架快速平移。
进一步地,所述移动架连接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第一链传动结构、第二链传动结构以及滚珠丝杠电机模组,其中,
所述滚珠丝杠电机模组上的丝杠螺母固定连接活动块,
所述移动架的第一端通过所述第一链传动结构与所述活动块的第一端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诺贝德仪器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昆山诺贝德仪器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301438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