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城市人行天桥有效
申请号: | 202223037695.X | 申请日: | 2022-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8667077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1 |
发明(设计)人: | 杨飞;罗松涛;李麦洛;文浩;邱学庆;张鑫;普文宏;杨立柱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省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15/00 | 分类号: | E01D15/00;E01D19/10;E01D19/12 |
代理公司: | 昆明正原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53100 | 代理人: | 陈左 |
地址: | 650100 ***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城市 人行天桥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城市人行天桥,属于市政路桥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人行天桥不能将行人和非机动车分离开的技术问题。该城市人行天桥包括主桥,两侧边缘均设置有围栏;隔离组件,沿主桥的长度方向安装在主桥的桥面中部,主桥通过隔离组件分隔为用于行人通过的行人通道和用于非机动车通过的行车通道,行车通道的路面为平整表面,行人通道设置有台阶;引桥,行人通道的两端以及行车通道的两端均分别通过一引桥与地面相接;桥墩,主桥和地面之间以及引桥和地面之间均设置有桥墩。通过上述结构,该城市人行天桥能够将行人和非机动车分离开,从而降低行人在天桥上与非机动车产生碰撞的几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市政路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城市人行天桥。
背景技术
人行天桥又称人行立交桥,一般建造在车流量大、行人稠密的地段,或者交叉口、广场及铁路上面,用于避免车流和人流平面相交时的冲突,保障人们安全的穿越,提高车速,减少交通事故。虽然四轮车辆不能在人行天桥上行驶,但是自行车、摩托车等非机动车依然可以驶上人行天桥。现有技术中的人行天桥并未设计任何的隔离部件来分离其上的行人和非机动车,所以行人和非机动车同时在人行天桥上通过时,易出现行人和非机动车碰撞的交通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城市人行天桥,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人行天桥不能将行人和非机动车分离开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城市人行天桥,包括:
主桥,两侧边缘均设置有围栏;
隔离组件,沿所述主桥的长度方向安装在所述主桥的桥面中部,所述主桥通过所述隔离组件分隔为用于行人通过的行人通道和用于非机动车通过的行车通道,所述行车通道的路面为平整表面,所述行人通道设置有台阶;
引桥,所述行人通道的两端以及所述行车通道的两端均分别通过一所述引桥与地面相接;
桥墩,所述主桥和地面之间以及所述引桥和地面之间均设置有所述桥墩。
进一步地,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台阶包括若干上行阶梯和若干下行阶梯,若干所述上行阶梯和若干所述下行阶梯沿所述主桥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并且若干所述上行阶梯和若干所述下行阶梯交错设置。
进一步地,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隔离组件包括长条混凝土块以及若干立柱,所述长条混凝土块砌筑在所述主桥的桥面上,所述立柱可拆卸固定安装在所述长条混凝土块的顶面上,若干所述立柱沿所述主桥的长度方向并排设置。
进一步地,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长条混凝土块的顶面上开设有插槽,所述立柱插接于所述插槽。
进一步地,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隔离组件还包括连杆,若干所述立柱的顶端均与所述连杆相接;
所述行人通道的至高点与所述行车通道的路面齐平,所述连杆与所述行人通道的至高点之间的垂直距离为40cm-60cm。
进一步地,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行人通道的路面以及所述行车通道的路面均铺设有透水塑胶面层。
进一步地,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行人通道上的透水塑胶面层和所述行车通道上的所述透水塑胶面层颜色不同。
进一步地,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连接所述行人通道和地面的所述引桥为梯道,连接所述行车通道和地面的所述引桥为坡道。
本实用新型相较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省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云南省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303769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方管冲孔设备
- 下一篇:一种脚垫生产用全自动热熔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