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摄像孔的液晶显示屏有效
申请号: | 202223040364.1 | 申请日: | 2022-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8601640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0 |
发明(设计)人: | 章小和;樊劼;杨佳迪;康飞旺 | 申请(专利权)人: | 信利光电仁寿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5 | 分类号: | G02F1/1335;G02F1/1333;G02B5/30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温德昌 |
地址: | 620500 四川省眉山***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摄像 液晶显示屏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摄像孔的液晶显示屏,上偏光片中的PVA层是偏光片的最核心部分,其一般采用碘或各类具有二向色性的有机染料进行染色后再进行延伸,从而使其具有偏振性能,其不具有高透过率。由于PVA层位于摄像孔的摄像头光路之内设置有有机染料激光清除区,其在生产时可以采用激光的方式,将PVA层上的有机染料进去清除,使得上偏光片的有机染料激光清除区的区域变成无色透明且具有高透过率,产品组装后不影响摄像头的使用,上偏光片也无需开孔可直接通过贴合胶与盖板进行全贴合,组装后的成品也不会出现因上偏光片开孔儿导致贴合后出现的上偏光片开孔边缘出现气泡的问题,从而避免液晶显示屏的显示异常,保障终端客户的使用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晶显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带摄像孔的液晶显示屏。
背景技术
偏光片是一种产生和检测偏振光的片状光学功能材料,主要作用是使通过偏光片的自然光变成偏振光,它是一种影响液晶显示屏显示效果的关键组件。请参阅附图1,为传统的液晶显示屏的堆叠结构,其包括上偏光片1’、贴合胶2’和盖板3’,上偏光片1’的下方的背光模组4’和下偏光片5’部分开设有摄像孔6’,以便在摄像孔6’处放置的摄像头,为了避免摄像头上方的上偏光片1’影响摄像头的成像效果,一般需要将摄像头光路之内的上偏光片1’开孔,通过贴合胶2’全贴合时还要将贴合胶2’填充到上偏光片1’的开孔处,如果上偏光片1’的开孔边缘无法完全填充到贴合胶2’的话,就容易产生气泡,从而导致液晶显示屏的显示异常,影响终端客户使用,需要将上偏光片1’的开孔边缘完全填充贴合胶2’,也使得工艺难度增大,出现不良品的概率增加,使得液晶显示屏出现不良品的概率升高,液晶显示屏的生产和制造成本也会大幅度升高,从而降低了液晶显示屏的产品竞争力,无法满足企业日益增长的品质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使得带摄像孔的液晶显示屏在上偏光片处无需开孔也能不影响摄像头的成像效果,从而降低上偏光片与盖板的全贴合难度,提高良品概率。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摄像孔的液晶显示屏,其包括由下到上依次设置的背光模组、下偏光片、下基板、上基板、上偏光片、贴合胶和盖板,所述上偏光片包括由下到上依次顺序设置的PSA胶层、第一TAC层、PVA层和第二TAC层,所述背光模组的下表面开设有摄像孔,所述摄像孔穿透所述背光模组和下偏光片直至下基板的下表面,所述PVA层包括位于所述摄像孔的摄像头光路之内的有机染料激光清除区和位于所述摄像孔的摄像头光路之外的正常偏光区。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带摄像孔的液晶显示屏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位于所述摄像孔边缘的所述背光模组与所述下偏光片之间设置有遮光胶。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带摄像孔的液晶显示屏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位于所述摄像边缘处的所述下基板的下表面涂布有胶水,所述胶水与所述背光模组、下偏光片和遮光胶抵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带摄像孔的液晶显示屏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下基板长于所述上基板并向外伸出,向外伸出的所述下基板的上表面的边缘设置有凸起,所述下基板的上表面于所述凸起与所述上基板之间设置有缓冲胶,所述缓冲胶与所述盖板下的贴合胶抵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带摄像孔的液晶显示屏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凸起的上表面与所述上基板的上表面平齐。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带摄像孔的液晶显示屏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缓冲胶为硅酮胶。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带摄像孔的液晶显示屏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凸起与所述下基板之间设置有倒圆角。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带摄像孔的液晶显示屏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下基板的上表面和所述凸起的侧面为粗糙表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信利光电仁寿有限公司,未经信利光电仁寿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304036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LCM自动测试机的下料机构
- 下一篇:适用于易爆环境的智能移动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