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沉水植物处理养殖污水后的水肥一体化灌溉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3048137.3 | 申请日: | 2022-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8435257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03 |
发明(设计)人: | 胡清泉;赵智勇;杨仁灿;常雅洁;沙茜;李新荣;鲍晓伟;张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省畜牧兽医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C02F3/32 | 分类号: | C02F3/32;C02F3/30;C02F1/00;A01C23/04;A01G22/00;C02F101/30 |
代理公司: | 玉溪锐正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3221 | 代理人: | 李继琼 |
地址: | 650224***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植物 处理 养殖 污水 水肥 一体化 灌溉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沉水植物处理养殖污水后的水肥一体化灌溉装置,包括污水处理单元和水肥一体化灌溉单元,所述污水处理单元包括生物基质池、曝气池、沉水植物处理池、人工湿地和沉淀池,所述水肥一体化灌溉单元包括增压泵、初级过滤器、二级过滤器、施肥桶和控制面板;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污水处理单元和水肥一体化灌溉单元结合使用,不仅能对养殖产生污水进行多级净化处理,减少了废水中的污染物浓度,且净化后的水进入到水肥一化灌溉单元中进行水肥混合对种植地进行灌溉,不仅提高了灌溉效率还有效节约了水资源,将养殖污水无害化处理后和水肥一体化技术结合,打通了种养循环的最后一公里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养殖污水吃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沉水植物处理养殖污水后的水肥一体化灌溉装置。
背景技术
淡水养殖是利用池塘、江河、湖泊等内陆水域来人工饲养水产经济动物,在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带来了养殖废水排放、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淡水养殖大都是开放型半静态,其高密度集约化的养殖模式造成水质易受有机物、农用化学品等的污染,养殖废水中的污染物主要来源于饲料残饵和水产品排泄物,污染物的成分主要是氮磷等营养物。
淡水养殖产生的氮磷等污染物会使养殖水质恶化,进而威胁到淡水养殖的安全,淡水养殖废水外排会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因此养殖废水的高效处理回用已成为淡水养殖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目前国内外淡水养殖废水处理时主要存在养殖废水中污染物浓度低和排放量大的问题使得现有废水处理技术无法高效和经济的处理废水,因此要开发低成本、处理效率高、能有效应用养殖水的废水处理技术。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养殖废水处理效率高且能极大提高养殖种植循环的沉水植物处理养殖污水后的水肥一体化灌溉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沉水植物处理养殖污水后的水肥一体化灌溉装置,包括污水处理单元和水肥一体化灌溉单元,所述污水处理单元包括依次连通的生物基质池、曝气池、沉水植物处理池、人工湿地和沉淀池,所述生物基质池位于养殖池的一侧,用于对养殖废水进行初步净化,生物基质池与养殖池通过管道相接通,生物基质池的池体底部铺设有滤料层,池体内前后侧壁上相错设有若干滤料板。
所述曝气池设置在生物基质池的一侧,曝气池的进水管与生物基质池的出水管相接通,曝气池的池底设有曝气机构,曝气机构包括曝气管和风机,曝气管的管体开设有气口且安装在二气池的池体内,曝气管的进气端与风机相连接,风机安装在曝气池的顶边上。
所述沉水植物处理池设置在曝气池的一侧,主要用于对养殖废水中的有害物质进行吸附,其进水端与曝气池的出水管相接通,沉水植物处理池内设有1-6级狐尾藻处理单元格。
所述人工湿地设置在沉水植物处理池的一侧,用于对多级处理后养殖废水进行过滤,人工湿地的进水端与沉水植物处理池的出水端相接通,其出水端的一侧设有沉淀池,且沉淀池的进水管与人工湿地的出水端接通。
所述水肥一体化灌溉单元包括增压泵、初级过滤器、二级过滤器、施肥桶和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设置在施肥桶一侧,施肥桶的顶面中部安装有旋转电机,旋转电机通过导线与控制面板连接,旋转电机的主轴通入施肥桶内,且主轴上装有搅拌叶片,旋转电机的一侧安装有进水管,进水管的进水端通过初级过滤器与沉淀池的出水管相接通,进水管上设有电磁阀,电磁阀通过导线与控制面板连接,施肥桶的顶面还开设有放料口,放料口上安装有封盖,施肥桶的下部设有出料管。
所述增压泵安装在施肥桶的出料管上,增压泵通过导线与控制面板连接,出料管的出料端口通过二级过滤器与种植地里各灌溉喷头相接通。
优选的,为了提高曝气效果,所述曝气池内安装有两层曝气管。
优选的,为便于水肥配比,所述施肥桶的进水管上安装有电磁流量计,电磁流量计通过导线与控制面板连接。
优选的,所述初级过滤器为离心式过滤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省畜牧兽医科学院,未经云南省畜牧兽医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304813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孔网钢带增强聚乙烯复合管
- 下一篇:一种变压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