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非接触信号传输灯效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3049387.9 | 申请日: | 2022-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8544194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28 |
发明(设计)人: | 汤江华;张乃运;汤志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华志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9/02 | 分类号: | F21S9/02;F21V33/00;H02J7/00;H02J50/10;H05B47/105;H05B47/19;H05B47/16 |
代理公司: | 东莞领航汇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45 | 代理人: | 罗崇保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接触 信号 传输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非接触信号传输灯效装置,涉及传输灯效装置技术领域,该非接触信号传输灯效装置,包括信号传输灯本体,所述信号传输灯本体包括控制电路板;非接触信号传输灯效装置,在信号传输灯本体使用过程中,可将信号传输灯本体放置在手机壳和手表带的内部,通过充电接收线圈与外部无线充电器内部的发射线圈进行连接,从而进行电池的充电,通过控制电路板与手机和手表的蓝牙进行连接,在接收到手机和手表接收到信号响铃时,通过控制电路板检测到信号,将灯体点亮,根据手机振动的频率控制灯体点亮时间的长短,从而提醒使用者进行处理,信号传输灯本体适用于不同的安装条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传输灯效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非接触信号传输灯效装置。
背景技术
信号灯通常通过导线与对应的电源接口进行连接,通过电源供电,开关控制点亮与熄灭,实时依赖有线电源进行供电使用,在日常使用过程中不具备非接触信号传输自动点亮功能,安装条件较为单一,为此,本领域工作人员提出一种非接触信号传输灯效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非接触信号传输灯效装置,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非接触信号传输灯效装置,包括信号传输灯本体;
所述信号传输灯本体包括控制电路板,所述控制电路板的一侧设置有灯带,所述灯带的上端安装有若干组灯体,所述灯带的一侧设置有电池充电接收线圈,所述控制电路板的一侧设置有电池。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控制电路板与灯带和灯体之间均为电性连接,所述控制电路板和充电接收线圈之间通过导线进行连接,所述控制电路板和电池之间为电性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灯带和灯体均为FPC板,且两者均为韧性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电池为充电电池。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电池、控制电路板、灯带和充电接收线圈之间呈“一”字平铺摆放。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控制电路板为FPC板。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非接触信号传输灯效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在信号传输灯本体使用过程中,可将信号传输灯本体放置在手机壳和手表带的内部,通过充电接收线圈与外部无线充电器内部的发射线圈进行连接,从而进行电池的充电,通过控制电路板与手机和手表的蓝牙进行连接,在手机和手表接收到信号响铃时,通过控制电路板检测到信号,将灯体点亮,根据手机振动的频率控制灯体点亮时间的长短,从而提醒使用者进行处理,信号传输灯本体适用于不同的安装条件。
附图说明
图1为非接触信号传输灯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非接触信号传输灯效装置和手机壳的爆炸图;
图3为非接触信号传输灯效装置和手表带的爆炸图;
图4为非接触信号传输灯效装置的灯效流程图;
图5为非接触信号传输灯效装置的充电流程图;
图6为非接触信号传输灯效装置的供电流程图。
图中:1、信号传输灯本体;2、控制电路板;3、灯带;4、灯体;5、充电接收线圈;6、电池;7、手机壳;8、放置槽;9、卡盖;10、手表带;11、带槽;12、隔板;13、连接盖。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华志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华志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304938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环保型立式三维数控雕刻机
- 下一篇:一种带螺纹传动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