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DCR探针模组等距调节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3071764.9 | 申请日: | 2022-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9533348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15 |
发明(设计)人: | 刘作斌;陈家豪;陈思洁;杨煜赟;刘淋;陈志华;朱顺连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星云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385 | 分类号: | G01R31/385;G01R1/073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京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2 | 代理人: | 王牌 |
地址: | 350000 福建省福州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dcr 探针 模组 等距 调节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电芯测试设备领域的一种DCR探针模组等距调节装置,包括:支架;导轨,设于支架上;第一DCR探针模组,与导轨连接;第二DCR探针模组,与导轨连接;第三DCR探针模组,与导轨连接;第四DCR探针模组,与导轨连接;两个铰链连杆机构,设于支架上,与第一DCR探针模组和第二DCR探针模组的两端连接;两根连接杆,分别连接第一DCR探针模组和第三DCR探针模组,第二DCR探针模组和第四DCR探针模组;手轮,设于支架的侧边;梯形丝杠组件,与第一DCR探针模组、手轮连接;丝杠夹紧件,设于支架上,用于锁附梯形丝杠组件。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极大提升了DCR探针模组间距调节的效率、灵活性以及精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芯测试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指一种DCR探针模组等距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电芯在生产过程中,需采用DCR测试设备测试电芯的直流阻抗(DCR值),传统DCR测试设备采取DCR探针模组不动,通过装载电芯的托盘进行上下运动来保证电芯与DCR探针的接触,功率线不会跟随DCR探针模组随意摆动,在对不同尺寸的电芯进行DCR测试时,需要调节DCR探针模组的间距。
针对DCR探针模组间距的调节,传统上存在如下两种方法:方法一是更换固定长度的间距块来调节DCR探针模组的间距,而这需要多个间距调节块来实现间距调节,且更换方式固定呆板,无法实现间距的灵活调节,即无法实现连续的间距调节,且需要拆装间距调节块比较费时,不利于提高生产效率;方法二是采用非标加工的齿条来调节DCR探针模组的间距,这种方法的换型需两个人配合将DCR探针模组抬起再移动间距,由于DCR探针模组重量大,不仅操作不方便,且由于齿条存在齿厚,无法实现准确的调节间距。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DCR探针模组等距调节装置,实现提升DCR探针模组间距调节的效率、灵活性以及精度,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DCR探针模组等距调节装置,实现提升DCR探针模组间距调节的效率、灵活性以及精度。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DCR探针模组等距调节装置,包括:
一个支架;
一对导轨,水平设于所述支架上;
一个第一DCR探针模组,与所述导轨滑动连接;
一个第二DCR探针模组,与所述导轨滑动连接,位于所述第一DCR探针模组的后方;
一个第三DCR探针模组,与所述导轨滑动连接,位于所述第二DCR探针模组的后方;
一个第四DCR探针模组,与所述导轨滑动连接,位于所述第三DCR探针模组的后方;
两个铰链连杆机构,设于所述支架上,分别与所述第一DCR探针模组和第二DCR探针模组的两端连接;
两根连接杆,分别连接所述第一DCR探针模组和第三DCR探针模组,所述第二DCR探针模组和第四DCR探针模组;
一个手轮,设于所述支架的侧边;
一个梯形丝杠组件,一端与所述第一DCR探针模组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手轮连接;
一个丝杠夹紧件,设于所述支架上,用于锁附所述梯形丝杠组件。
进一步地,所述铰链连杆机构包括:
一个固定座,设于所述支架上;
两块固定板,分别设于所述第一DCR探针模组和第二DCR探针模组的侧面;
一块第一铰链板,中部与所述固定座旋转连接;
两块第二铰链板,一端分别与一所述固定板旋转连接,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铰链板的两个端部旋转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星云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福建星云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307176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滑性能好的健康检测用鼠标
- 下一篇:一种电动滑轨屏升降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