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模具打磨维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3094532.5 | 申请日: | 2022-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9131814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6 |
发明(设计)人: | 赵昇龙;邵俊;徐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上缆神舟线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19/20 | 分类号: | B24B19/20;B24B41/06;B24B4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德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04 | 代理人: | 卢泓宇 |
地址: | 20009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具 打磨 维护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模具打磨维护装置,用于与砂纸配合对模具的端面进行打磨维护,其特征在于,包括:打磨支架,包括底板和固定杆;转动组件,包括转动连接的第一转动杆和第二转动杆,第一转动杆的一端可转动地连接在打磨支架上,第二转动杆上开设有限位孔;模具固定件,通过限位孔可上下移动地设置在第二转动杆上,用于固定模具,其中,限位孔的深度方向垂直于底板的板面,转动组件的旋转中心轴与底板的板面相垂直,砂纸可拆卸地设置在底板上,打磨时,模具的上部与模具固定件连接,下部的端面与砂纸抵触。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模具打磨维护装置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不费力以及打磨效果好的优点,有利于提高生产速率和提高生产产品的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打磨维护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模具打磨维护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生产电缆的工厂,在挤出电缆的过程中,挤出口的内模在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后,下部的端面会被磨损消耗,使得端面变得不够平滑,会影响后续生产产品的质量,所以每隔一端时间就需要对内模进行打磨维护。
现有技术中,没有针对挤出机内模进行打磨的装置,现在的生产过程中,采用人工直接手持模具打磨的方法,人工直接手持模具在砂纸上打磨的方法需要有经验的操作者,且没有辅助工具的帮助,进行打磨时费力,也容易发生打磨后端面倾斜的情况,无法保证是否将内模的端面打磨平整,进而也无法保证生产产品的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进行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具打磨维护装置,为此,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模具打磨维护装置,用于与砂纸配合对模具的端面进行打磨维护,具有这样的特征,包括:打磨支架,包括底板和固定杆;转动组件,包括第一转动杆和第二转动杆,第一转动杆的一端可转动地连接在打磨支架上,第一转动杆的另一端和第二转动杆转动连接,第二转动杆上开设有限位孔;模具固定件,通过限位孔可上下移动地设置在第二转动杆上,用于固定模具,其中,限位孔的深度方向垂直于底板的板面,第一转动杆和第二转动杆的旋转中心轴与底板的板面相垂直,砂纸可拆卸地设置在底板上,打磨时,模具的上部与模具固定件连接,下部的端面与砂纸抵触。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模具打磨维护装置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模具固定件为圆柱体,模具的上部具有一定锥度,模具固定件具有固定孔,固定孔的形状与模具的锥度相适配。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模具打磨维护装置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模具固定件中的固定孔与模具之间属于过盈配合。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模具打磨维护装置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限位孔的一侧具有沿径向开设的开口,第二转动杆上设置有至少一个锁紧螺丝,锁紧螺丝穿设在开口上,用于对限位孔的大小进行调节。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模具打磨维护装置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转动组件还包括连接轴,第一转动杆的一端具有第一连接孔,第二转动杆远离限位孔的的一端具有第二连接孔,第一转动杆和第二转动杆通过连接轴穿设在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中进行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模具打磨维护装置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模具打磨维护装置还包括顶出杆,顶出杆设置在打磨支架上,用于将打磨完的模具从模具固定件中分离。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模具打磨维护装置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顶出杆的直径小于模具固定件上的固定孔的内径。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模具打磨维护装置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打磨支架还包括压片夹,压片夹包括螺栓、弹簧以及压脚,压脚通过螺栓和弹簧固定在底板上,用于压紧砂纸。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模具打磨维护装置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打磨支架还包括魔术贴,魔术贴包括毛面和勾面,勾面设置在底板上且毛面设置在砂纸上;或者勾面设置在砂纸上且毛面设置在底板上,砂纸通过毛面和勾面相扣固定在底板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上缆神舟线缆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上缆神舟线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309453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