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林木苗快速覆膜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3096204.9 | 申请日: | 2022-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8649513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1 |
发明(设计)人: | 赵佳丽;张作超;邹建军;赵曦阳;韩锐;戴维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01G13/02 | 分类号: | A01G13/02;A01G9/029 |
代理公司: | 沈阳一诺君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21266 | 代理人: | 谢艳利 |
地址: | 130000 吉林省长***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林木 快速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林木苗快速覆膜装置,涉及林木苗培育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设备培育箱,所述设备培育箱侧面设有旋转杆,所述旋转杆表面可拆卸连接有转动组件,所述设备培育箱底部设有收集组件,所述转动组件包括皮带、第一带轮和第二带轮,所述旋转杆表面可拆卸连接有第一带轮。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第一带轮带动第二带轮转动和旋转杆转动,增加旋转杆转动的效率,增加林木苗覆膜的效率,同时降低覆膜作业过程中,人工转动旋转杆的次数,减少人工劳动力的消耗,通过设置的限位板连接收集板,对林木苗的覆膜过程中产生的泥土进行集中的处理,大大减小覆膜作业后泥土的收集难度,操作更加便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林木苗培育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林木苗快速覆膜装置。
背景技术
林木苗在培育过程中,通常会对其进行覆膜,来提高育苗的存活率。
专利号CN212629376U公布了一种甘薯脱毒试管苗培育用覆膜装置,包括培育箱,所述培育箱内右侧竖直设置有固定隔板,所述固定隔板将培育箱从左到右依次分为培育腔和工作腔,所述工作腔前后两侧的侧壁上均向外分别轴承连接有主动旋转轴和从动旋转轴,所述主动旋转轴的外侧固定连接有主动辊,所述从动旋转轴的外侧固定连接有从动辊,所述主动辊上固定连接有主动齿轮。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卷膜筒,卷膜筒两端设置主动齿轮,主动齿轮的左侧设置从动齿轮和覆膜齿条,覆膜齿条上设置滑块和夹紧装置,通过旋转旋转把手可带动主动齿轮和覆膜齿条旋转,从而使得滑块和夹紧装置移动进行覆膜,操作方便,减少劳动量,且一个人也可以进行独立操作。
上述方案同样适用于林木苗培育的覆膜处理,但是在林木苗覆膜的过程中,因为林木苗根部带有泥土,所以在覆膜过程中会产生泥土散落的情况,需要对泥土进行统一的收集,并且上述方案的旋转把手和主动辊只能以相同的角速度转动,使得主动辊转动的效率较低,增加人工转动旋转把手的消耗,影响覆膜效率,因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适用于林木苗的覆膜装置,且便于对覆膜产生的泥土进行收集,覆膜效率高的覆膜装置,即林木苗快速覆膜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林木苗快速覆膜装置,通过转动组件和收集组件的配合使用,解决了现有的主动辊转动的效率较低,增加人工转动旋转把手的消耗,影响覆膜效率的问题和在进行林木苗覆膜时,不便于对林木苗覆膜产生的泥土进行收集处理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林木苗快速覆膜装置,包括设备培育箱,所述设备培育箱侧面设有旋转杆,所述旋转杆表面可拆卸连接有转动组件,所述设备培育箱底部设有收集组件;
所述转动组件包括皮带、第一带轮和第二带轮,所述旋转杆表面可拆卸连接有第一带轮,所述第一带轮表面传动连接有皮带,所述皮带另一侧与第二带轮的表面相连接,在皮带的传动作用下,通过转动第一带轮带动第二带轮转动,转动第一带轮一圈可以带动第二带轮转动多圈,同理转动第一带轮一圈就可以带动旋转杆转动多圈,增加旋转杆转动的效率,增加林木苗覆膜的效率,同时降低覆膜作业过程中,人工转动旋转杆的次数。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带轮通过支撑杆固定连接于设备培育箱侧面,所述第一带轮侧面边缘位置螺纹连接有螺杆,且螺杆表面活动连接有套管,便于通过套管控制螺杆转动,从而带动第一带轮、第二带轮和旋转杆转动,操作便捷省力。
进一步地,所述收集组件包括收集板和限位板,所述设备培育箱底部焊接有对称的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侧面滑动连接有收集板,所述收集板用林木苗覆膜产生的泥土的收集,通过方便拉伸的收集板设置在备培育箱底部,在覆膜作业的过程中对产生的泥土进行承接收集,减小覆膜作业产生的泥土的收集难度,减小人工的消耗。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板侧面开设有滑槽,且滑槽与收集板两侧的滑轨滑动连接,所述收集板侧面焊接有横杆架,通过横杆架来控制收集板的伸缩,方便将收集板拉出对收集的泥土进行统一的处理,以及方便控制收集板进入到设备培育箱的底部进行泥土的收集,操作便捷,降低人工对覆膜作业产生的泥土的收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未经吉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309620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排水机构及具有其的设备
- 下一篇:一种河道微生物固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