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防倒刮结构的吊坠注塑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2223132969.3 | 申请日: | 2022-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9294582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04 |
发明(设计)人: | 李凤山;李棠明;欧永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市登盈精密注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26 | 分类号: | B29C45/26;B29C45/40 |
代理公司: | 广东捷凯创新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974 | 代理人: | 甘汉南 |
地址: | 528400 广东省中***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防倒刮 结构 注塑 模具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具有防倒刮结构的吊坠注塑模具,包括上模组件和与上模组件配合形成型腔的下模组件,型腔的深度自前向后由浅变深,下模组件具有防倒刮结构,防倒刮结构包括可自型腔腔底向上移动顶推胚模的第一顶针、第二顶针和第三顶针,第一顶针位于型腔的中轴线上,第二顶针和第三顶针关于型腔的中轴线对称设置。本具有防倒刮结构的吊坠注塑模具通过在工件底部形成三角顶出作用面的第一顶针、第二顶针和第三顶针,使工件上移时受力均匀、上移稳定,避免发生左右或前后方向上的侧翻,避免工件的损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模具,尤其涉及具有防倒刮结构的吊坠注塑模具。
背景技术
注塑模具在工件成型后通过顶出机构将工件顶出,现有的顶出机构由位于模腔中部的顶推柱和驱动顶推柱上下移动的气缸组成。当被顶出的工件前薄后厚时,工件由于受力不均容易发生前后或左右方向上的侧翻造成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前薄后厚的工件脱模时受力不均容易发生前后或左右方向上的侧翻,造成损坏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具有防倒刮结构的吊坠注塑模具。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具有防倒刮结构的吊坠注塑模具,包括上模组件和与所述上模组件配合形成型腔的下模组件,所述型腔的深度自前向后由浅变深,所述下模组件具有防倒刮结构,所述防倒刮结构包括可自所述型腔腔底向上移动顶推胚模的第一顶针、第二顶针和第三顶针,所述第一顶针位于所述型腔的中轴线上,所述第二顶针和所述第三顶针关于所述型腔的中轴线对称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顶针、所述第二顶针和所述第三顶针的连线为关于所述型腔中轴线对称设置的等边三角形。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顶针和所述第三顶针位于所述第一顶针前方。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顶针、所述第二顶针和所述第三顶针与胚模相抵的一侧均为平面。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顶针、所述第二顶针和所述第三顶针与胚模相抵的一侧位于同一水平面。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顶针、所述第二顶针和所述第三顶针连线形成的三角形的面积占所述型腔横截面面积的1/4~1/3。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顶针与胚模相抵的一端的横截面面积自上而下由大变小;和/或所述第二顶针与胚模相抵的一端的横截面面积自上而下由大变小;和/或所述第三顶针与胚模相抵的一端的横截面面积自上而下由大变小。
进一步地,所述型腔自其腔底向上凸设有凸台,所述型腔具有绕所述凸台周向延伸的注塑流道,所述第一顶针、所述第二顶针和所述第三顶针设置在所述凸台上。
进一步地,所述注塑流道关于所述型腔的中轴线对称设置且过流面积自前向后由小变大,所述第二顶针和所述第三顶针位于所述第一顶针前方,所述第二顶针和所述第三顶针分别紧邻所述注塑流道。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顶针和所述第三顶针位于所述凸台中部,所述第一顶针位于所述凸台后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本具有防倒刮结构的吊坠注塑模具通过在工件底部形成三角顶出作用面的第一顶针、第二顶针和第三顶针,使工件上移时受力均匀、上移稳定,避免发生左右或前后方向上的侧翻,避免工件的损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市登盈精密注塑有限公司,未经中山市登盈精密注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313296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分体式融合瞄准器
- 下一篇:一种具有搅拌功能的钕铁硼加工用氢碎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