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聚合物软包锂离子电池兼容压块及浸润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3163740.6 | 申请日: | 2022-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8975543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5 |
发明(设计)人: | 余建军;翟所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东唐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44 | 分类号: | H01M10/44;H01M10/058;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3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合物 锂离子电池 兼容 浸润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锂电池浸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聚合物软包锂离子电池兼容压块及浸润装置,包括主板、两压板和两接电模块。两压板设置在主板的一侧,且压板和主板之间设有供聚合物软包锂离子电池放置的间隙。两接电模块分别滑动连接在主板的两侧,用于电性连接主板上的聚合物软包锂离子电池。在使用时,聚合物软包锂离子电池放置在压板和主板之间,聚合物软包锂离子电池的接电端与接电模块连接,接电模块在主板的两侧滑动至于聚合物软包锂离子电池的接电端的最佳连接位,使聚合物软包锂离子电池的接电端能与接电模块紧固连接,避免聚合物软包锂离子电池在进行化成过程中,与接电模块的连接断裂,无法预充电,对使用寿命造成影响。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锂电池浸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聚合物软包锂离子电池兼容压块及浸润装置。
背景技术
聚合物软包锂离子电池只是液态锂离子电池套上一层气袋。在结构上采用铝塑膜包装应。锂离子电池以其体积比能量高、质量比能量高、使用寿命长、可重复充电且无污染等特点,在数码产品、汽车动力电池、储能电源等多个领域被广泛使用。聚合物软包锂离子电池采用铝塑膜,与钢壳电池相比有更高的能量密度,应用范围正不断拓展,且在汽车用动力电池领域也在不断增多。锂离子电池没有记忆效应,但有很强的隋性,应给予充分激活后,才能保证以后的使用能达到最佳效能。电池出厂前,厂家都进行了激活处理,并进行了预充电。这主要是由于锂离子电池具有较高的能量比,如果直接进入快速冲电模式,会影响聚合物软包锂离子电池使用寿命或损坏电池。同时,注液是锂离子电池的关键工序之一,电解液的均匀浸润,对电池内部材料能够进行正常的化学反应至关重要。电解液充分浸润能够保证电池的正常工作,保证电池的有效化成,避免因局部未充分浸润而影响SEI膜的正常形成,避免局部析锂的极端情况出现。因此聚合物软包锂离子电池在使用前需要进行压力化成处理,压力化成工序能够激活锂离子电池的正负极活性物质进行电化学反应,同时电解液成膜成分在负极表面形成固体电解质界面膜(SEI膜),有效阻止溶剂与负极活性物质的反应,允许锂离子通过进行脱嵌。因此在大部分厂家生产聚合物软包锂离子电池时,会同时对聚合物软包锂离子电池进行加压和通电,能大大的节省生产时间,一般在压块上连接电极,在对聚合物软包锂离子电池加压的过程中,同时进行通电,但因为聚合物软包锂离子电池规格各异,各聚合物软包锂离子电池的接电点不一致,因此在对不同规格的聚合物软包锂离子电池通电和化成时,需要使用不同的压块,在更换压块的过程中耗时耗力,极大的增加人工成本与时间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聚合物软包锂离子电池兼容压块,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对不同规格的聚合物软包锂离子电池通电和化成时,需要更换,在更换压块的过程中耗时耗力,极大的增加人工成本与时间成本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聚合物软包锂离子电池兼容压块,包括主板、两压板和两接电模块。两压板设置在主板的一侧,且压板和主板之间设有供聚合物软包锂离子电池放置的间隙。两接电模块分别滑动连接在主板的两侧,用于电性连接主板上的聚合物软包锂离子电池。
进一步,接电模块包括两接电头,主板的一侧设有两滑槽,两接电头分别滑动地设置在两滑槽上。
进一步,滑槽的一侧设有直线阵列分布的若干个定位孔,接电头靠近定位孔的一侧设有腰型槽,螺钉穿过腰型槽与定位孔连接,用于定位接电头。
进一步,接电头包括接线板、接线电芯、复位弹簧和缓冲件。接线板滑动地设置在滑槽上,接线电芯设置在接线板的一侧,复位弹簧设置在接线板的另一侧,复位弹簧的一端连接接线板,另一端连接缓冲件。
进一步,缓冲件的两侧设有两导向槽,接线板向缓冲件的一端延伸有与两导向槽相对应的导向柱。
进一步,缓冲件远离接线板的一端设有硅胶软片。
进一步,还包括两限位件,主板的顶端设有呈直线阵列分布的若干个限位孔,两限位件设置在限位孔上,且限位件位于聚合物软包锂离子电池气袋的一侧。限位件限位聚合物软包锂离子电池气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东唐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东唐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316374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旋转式自动修眉刀的内刀、内刀组件及切割组件
- 下一篇:一种锁块护坡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