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焙烧炉有效
申请号: | 202223195747.6 | 申请日: | 2022-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8846874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1 |
发明(设计)人: | 李伟;刘阳;任艳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正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B17/00 | 分类号: | F27B17/00;F27D3/02 |
代理公司: | 焦作市科彤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33 | 代理人: | 武晓丽 |
地址: | 454450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焙烧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铸件加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焙烧炉,包括炉体、进出料组件,所述炉体的侧壁上设有进出口,炉体内间隔设有若干个支撑板,所述进出料组件包括滑座、滑板,所述滑座设于进出口的外侧且低于炉体,所述滑板设于滑座远离进出口的侧部且通过位移组件连接于滑座上,滑板上通过升降伸缩设备连接有连接壳,所述连接壳上间隔设有若干个向炉体方向延伸的支撑杆。本实用新型能实现生坯的自动进、出炉,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保证了工作人员的安全,且适用范围广,通用性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铸件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焙烧炉。
背景技术
焙烧炉的主要用途是在多种气氛下(空气、氧气、氮气、氩气、弱还原性气氛等)对各类固体材料进行高温合成、煅烧烧结、灰化、焚化、熔融及热处理等,是铸件加工业必备的一种设备。但现有的焙烧炉在使用时,大多需要通过人工搬运的方式实现待焙烧生坯的进、出炉,不但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而且焙烧炉通常温度较高,容易对搬运人员造成高温损伤,存在安全隐患。因此,基于以上技术问题,需要加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焙烧炉。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焙烧炉,包括炉体、进出料组件,所述炉体的侧壁上设有进出口,炉体内间隔设有若干个支撑板,所述进出料组件包括滑座、滑板,所述滑座设于进出口的外侧且低于炉体,所述滑板设于滑座远离进出口的侧部且通过位移组件连接于滑座上,滑板上通过升降伸缩设备连接有连接壳,所述连接壳上间隔设有若干个向炉体方向延伸的支撑杆。
升降伸缩设备处于伸长状态时,支撑杆高于支撑板。
进炉时,利用叉车或吊装设备等将待焙烧的生坯移动至支撑杆上,通过位移组件调节滑板的位置,使支撑杆与支撑板交错设置(便于支撑杆下移时从支撑板的间隙通过);而后向炉体方向移动滑座,支撑杆随滑座移动并进入炉体内,当生坯完全进入炉体并移动至合适位置后,升降伸缩设备收缩,支撑杆及其上方的生坯下移,当支撑杆移动至支撑板下方时,生坯由支撑板进行支撑不再随支撑杆下移,而后,反方向移动滑座,使支撑杆移出炉体,即可完成一次进炉动作。生坯焙烧完成出炉的工作过程与进炉过程相反,不再详述。
通过移动滑座可调节生坯在炉体内X轴方向的位置,通过位移组件可调节生坯在炉体内Y轴方向的位置,因此,本实施例可对多个生坯在炉体内进行排布,实现多个生坯的进出炉。
优选地,所述进出料组件还包括导轨,所述滑座上连接有与导轨滑动配合的行走轮。
导轨可对滑座的移动进行导向,实际使用时,可通过电机等驱动行走轮,实现滑座的自动行走与停止。
优选地,所述位移组件为直线模组,包括滑轨和与滑轨滑动配合的滑块,所述滑板连接于滑块上。
优选地,所述炉体内设有安装槽,所述支撑板上设有与安装槽相匹配的安装块,安装槽和安装块上对应设有连接孔。
将安装块插入安装槽内,再从连接孔内穿入连接螺栓对安装块进行固定即可实现支撑板的安装。采用上述可拆卸的连接方式,能针对不同大小的生坯对炉体内的支撑板的数量及分布进行灵活设置,满足不同的使用需求,在保证支撑板对生坯的支撑作用的同时,尽量减小支撑板对生坯底部通风性能的影响。
优选地,每个支撑杆对应设有一个剪叉架,所述剪叉架包括交叉设置且通过设于其交叉处的销轴转动连接的连接臂一和连接臂二,所述销轴连接于其对应的支撑杆上,连接臂一的两端部分别与和其相邻的剪叉架的连接臂二的端部转动连接,其中一个支撑杆为固定支撑杆,其余支撑杆均为活动支撑杆,活动支撑杆与连接壳滑动配合,其中一个活动支撑杆连接有移动组件。
通过移动组件移动与其连接的活动支撑杆,其它活动支撑杆在剪叉架的作用下也同步移动,在移动过程中,支撑杆之间始终保持等间距,这种设置可调节支撑杆之间的间距,从而对不同大小的生坯进行支撑,实现其进出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正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河南正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319574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