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中式建筑地砖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223203149.9 | 申请日: | 2022-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8842757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1 |
发明(设计)人: | 郑竹怀;张锦军;徐艳;朱成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绿城熵里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C5/04 | 分类号: | E01C5/04;E01C11/22 |
代理公司: | 杭州橙知果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61 | 代理人: | 范琪美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淳***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式 建筑 地砖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中式建筑地砖结构,涉及建筑地砖结构技术领域,包括地砖本体,还包括:框架组件,所述地砖本体嵌设在所述框架组件内,所述框架组件包括安装部和连接件;所述安装部包括垫板和缝隙板,所述缝隙板固定安装在所述垫板的顶部,所述缝隙板上开设有插孔;所述连接件包括中心块和多个插块,所述中心块的中心开设有通孔,所述插块的一端固定安装在所述中心块的外部;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连接件可以把相邻的缝隙板连接在一起,地砖在嵌入后,通过垫板以及土基进行支撑,这样避免地砖产生沉降,且通过在中心块上开设通孔,雨后的积水会从通孔排入地下,有助于残留积水的快速下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地砖结构技术领域,具体为中式建筑地砖结构。
背景技术
地砖是地面装饰材料,用黏土烧制而成。规格多种。质坚、耐压耐磨,能防潮。多用于公共建筑和民用建筑的地面。表面具有复杂花型,更能营造出古朴端庄的感觉,该类地砖多用于中式建筑,中式建筑在庭院中会选择专用的中式地砖的铺设。
目前在室外进行地砖铺设后,相较于传统地砖,还可以额外预留下水道口,中式地砖在进行铺设时,为了保证地砖的美观以及整体协调,一般并不会进行下水口的设置,在雨天,绝大部分雨水向路径两侧进行流出,少部分残留在雨后,通过地砖之间的缝隙渗入地下,但是自然渗入速度较慢,特别是在一些后期下沉的地砖处,还会残存较多的积水,进一步减缓渗透速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中式建筑地砖结构,通过框架对底座进行整体的固定,放置后期下沉,并在地砖之间设置排水结构,有助于残留积水的快速下渗,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之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中式建筑地砖结构,包括地砖本体,还包括:
框架组件,若干个所述地砖本体嵌设在所述框架组件内,所述框架组件包括安装部和连接件;
所述安装部包括垫板和缝隙板,所述缝隙板固定安装在所述垫板的顶部,所述缝隙板上开设有插孔;
所述连接件包括中心块和多个插块,所述中心块的中心开设有通孔,所述插块的一端固定安装在所述中心块的外部;
其中,相邻的所述安装部通过所述连接件固定连接,所述插孔和所述插块相适配。
优选的,所述缝隙板嵌设在相邻两个所述地砖本体之间,所述地砖本体的侧面和所述缝隙板相抵接。
优选的,所述垫板安装在相邻两个所述地砖本体之间,所述垫板的上表面和所述地砖本体的底面相抵接。
优选的,所述插块的数量设置有四个,四个所述插块均匀分布在所述中心块的四个竖直面上。
优选的,所述中心块的顶部设置有角块,相邻两个所述角块之间设置有下水口,所述角块的上端固定安装有盖板。
优选的,所述盖板的上表面和所述缝隙板的上表面处于同一水平面内所述缝隙板的两端均开设有弧形倒角。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中式建筑地砖结构:连接件可以把相邻的缝隙板连接在一起,通过插块插入缝隙板内,可以限制缝隙板在竖直方向的位移,这样地砖在嵌入后,通过垫板以及土基进行支撑,这样避免地砖产生沉降,且通过在中心块上开设通孔,雨后的积水会从通孔排入地下,有助于残留积水的快速下渗。
应当理解,前面的一般描述和以下详细描述都仅是示例性和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限制本公开。
本申请文件提供本公开中描述的技术的各种实现或示例的概述,并不是所公开技术的全部范围或所有特征的全面公开。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绿城熵里建设管理有限公司,未经绿城熵里建设管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320314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卡扣式吊顶用风扇支架
- 下一篇:一种污泥干化筒废气交换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