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大茧扒叶机有效
申请号: | 202223273533.6 | 申请日: | 2022-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8942058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2 |
发明(设计)人: | 王金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金志 |
主分类号: | A01K67/04 | 分类号: | A01K6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博识智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6067 | 代理人: | 韩立光 |
地址: | 111000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茧扒叶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大茧扒叶机:包括机架、扒叶辊、传输链条以及吹风管,扒叶辊设于机架上部且与其转动配合,传输链条设于扒叶辊一侧且通过与机架转动连接的齿轮来传动,传输链条上部设有框罩,框罩与机架固定连接,吹风管设于机架上部一侧,吹风管靠近框罩且出风口朝框罩内;机架一端上部设有鼓风机与投料斗,下部设有电机与传动箱,鼓风机与吹风管连接,投料斗位于传输链条一端上部,电机与传动箱连接,传动箱通过皮带控制传输链条与扒叶辊转动。本大茧扒叶机,开放式扒叶,大茧直线排列移动,无挤压伤害,每个大茧被多方位充分扒叶的同时被鼓风机不断吹风加速树叶、毛杂的脱落,最终得到纯净的大茧,扒叶高效、安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大茧扒叶机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大茧扒叶机。
背景技术
桑蚕在作茧时往往缠住树叶,刚采摘下来的大茧上带有树叶,需要把这些树叶扒掉才能有纯白色蚕茧,白色的蚕丝可以制衣服,或者做被,白色壳里面的蚕蛹可以食用。传统的大茧扒叶方式是人工去叶,费时费力,效率低,人工成本高。
为此,专利CN205337276U公布了大茧扒皮机,“包含机体、料斗、进料口、减速板、滚带、轴承支架、滚轴、第一出口、第二出口、挡板、压板、开关、滚轴连接带、角带轮、角带、电机、去皮机滚轴、行走轮、出叶口、去皮器、出茧口,机体的上部一侧设置有料斗,机体的上部外侧设置有开关,料斗的下方设置有进料口,进料口的一侧设置有减速板,减速板的下方设置有滚带,滚带的两侧与滚轴传动连接,且滚轴安装在轴承支架上,减速板与滚带的一端为第一出口,第一出口的下方与第二出口连通,第二出口的出口处设置有去皮机滚轴,去皮机滚轴通过滚轴连接带连接,去皮机滚轴上设置有去皮器,去皮器上设置有挡板,相互两个挡板之间设置有压板,且每个去皮机滚轴的一端均与角带轮传动连接,角带轮通过角带与电机连接。”
上述方案采用夹住摩擦的方式去叶,模拟手工搓动,自动的将大茧去除。其在实际使用时,大茧投入后没有规律排列,多个大茧在移动和摩擦时往往无序移动,容易挨近导致过度挤压,压伤茧内蛹;去叶的同时难免有些毛杂会粘在大茧上,如果多个大茧粘在一起,会更麻烦,另外毛杂通过简单滚动摩擦不容易脱落。
本实用新型是基于以上方案的不足而改进得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大茧扒叶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大茧扒叶机:包括机架、扒叶辊、传输链条以及吹风管,所述扒叶辊设于机架上部且与其转动配合,所述传输链条设于扒叶辊一侧且通过与机架转动连接的齿轮来传动,所述传输链条上部设有框罩,所述框罩与机架固定连接,所述吹风管设于机架上部一侧,所述吹风管靠近框罩且出风口朝框罩内;
所述机架一端上部设有鼓风机与投料斗,下部设有电机与传动箱,所述鼓风机与吹风管连接,所述投料斗位于传输链条一端上部,所述电机与传动箱连接,所述传动箱通过皮带控制传输链条与扒叶辊转动。
作为改进,所述扒叶辊均匀设有若干扒叶杆,所述扒叶杆为硬质弹性杆。
作为改进,所述框罩包括一排均匀分布的若干倒U形杆,所述扒叶杆在倒U形杆的间隔中活动。
作为改进,所述扒叶杆为硬质塑料杆。
作为改进,所述倒U形杆的间隔小于三厘米。
作为改进,所述传输链条两侧均匀设有扩展凸柱。
作为改进,所述传输链条上面低于扒叶辊中轴以及出风口。
作为改进,所述出风口为沿吹风管的长条口且向下倾斜。
作为改进,所述机架上部设有机罩,所述机罩盖在扒叶辊、传输链条以及吹风管上部,所述机罩背对投料斗的一端设有倒U形口,所述倒U形口与倒U形杆对应,所述传输链条露出倒U形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金志,未经王金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327353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散热装置及制冰机
- 下一篇:一种矿泉水生产加工水质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