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轴向端面O形密封圈槽有效
申请号: | 202223284478.0 | 申请日: | 2022-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9062417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23 |
发明(设计)人: | 梁德群;孟凡纪;蒋安全;杨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波林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J15/06 | 分类号: | F16J15/06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5 | 代理人: | 洪杰 |
地址: | 230088 安徽省合***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轴向 端面 密封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轴向端面O形密封圈槽,包括轴向端面,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向端面上开设有环形结构的密封圈槽,所述密封圈槽的基本槽宽为C,所述密封圈槽的槽深为E,所述密封圈槽的底径为D,所述密封圈槽的内壁距离轴向端面轴心的距离由密封圈槽的底部向开口处逐渐增加,本实用新型的轴向端面O形密封槽结构,可以有效保证O形圈不脱离,而且槽型的结构形式易于加工,装配O形密封圈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O形密封圈轴向端面密封领域,具体是一种轴向端面O形密封圈槽。
背景技术
O形密封圈密封,主要应用在各种动静径向与轴向密封。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经济实惠的特点。但常用的O形密封圈沟槽是矩形结构,特殊的有三角形,半圆形,燕尾形。对于常用的矩形结构的O形密封圈,对于径向密封很好使用,而轴向端面密封,O形密封圈在密封圈沟槽内易脱离,特别是安装在孔中不便于观察的,不能发现O形密封圈脱离密封槽,造成密封圈损坏与密封效果降低,为了保证O形密封圈不脱离,通常采用胶粘方式,效果不好,还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轴向端面O形密封圈槽,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轴向端面O形密封圈槽,包括轴向端面,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向端面上开设有环形结构的密封圈槽,所述密封圈槽的基本槽宽为C,所述密封圈槽的槽深为E,所述密封圈槽的底径为D,所述密封圈槽的内壁距离轴向端面轴心的距离由密封圈槽的底部向开口处逐渐增加。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密封圈槽包括槽底以及内壁,所述槽底为环形平面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内壁设有两个,两个所述内壁平行布置,所述密封圈槽的截面为平行四边形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内壁与轴线端面的轴线的倾斜夹角为α。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倾斜夹角α的角度为8-10°。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密封圈槽的开口处向远离轴向端面的轴线方向倾斜。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密封圈槽的底径D比配合使用的O形密封圈底径大1-2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轴向端面O形密封槽结构,可以有效保证O形圈不脱离,而且槽型的结构形式易于加工,装配O形密封圈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密封圈槽安装密封圈状态示意图;
图3为本实施例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中:1-轴向端面、2-密封圈槽、21-内壁、22-槽底、3-配合端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1,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轴向端面O形密封圈槽,包括轴向端面1,其特征在于,轴向端面1上开设有环形结构的密封圈槽2,密封圈槽2的基本槽宽为C,密封圈槽2的槽深为E,密封圈槽2的底径为D,密封圈槽2的底径D比配合使用的O形密封圈底径大1-2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波林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合肥波林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328447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