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下料均匀的生物质颗粒制粒机有效
申请号: | 202223353967.7 | 申请日: | 2022-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9051571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23 |
发明(设计)人: | 雷霄;陆彬;徐冬亮;朱伟涛;史桢煜;楚佳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英凡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2C18/14 | 分类号: | B02C18/14;B02C18/24;B02C18/16;B01J2/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联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21 | 代理人: | 乔尚辉 |
地址: | 200333 上海市普陀***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均匀 生物 颗粒 制粒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下料均匀的生物质颗粒制粒机,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端安装有生物质颗粒制粒机主体,且生物质颗粒制粒机主体的顶端安装有搅拌破碎箱。本实用新型通过启动第一电机,第一电机带动两侧的搅拌杆转动以对其内部的物料搅拌,同时在齿轮的啮合连接作用下,连接轴进一步带动第一连接杆以及两端的破碎刀片转动,以对其内部的物料进行破碎,从而实现既能够搅拌又能够破碎的功能,同时通过加热片,能够将物料中的水分进行蒸发,以方便后续工作的运行,从而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同时通过过滤网可以筛分出符合标准的物料颗粒,没有符合标准的物料颗粒会堆积在过滤网的表面通过打开密封门将其取出进行再次加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物质颗粒制粒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下料均匀的生物质颗粒制粒机。
背景技术
生物质是指通过光合作用而形成的各种有机体,包括所有的动植物和微生物,生物质能则是太阳能以化学能形式储存在生物质中的能量形式,它一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能源之一,是仅次于煤炭、石油、天然气之后第四大能源,在整个能源系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现有的部分生物质颗粒制粒机在使用过程中不具备对物料进行预处理的功能,从而使得物料中的水分难以快速燃烧,同时现有的生物质颗粒制粒机在下料方面采用直接卸料方式,但在后续流程中需要再次对颗粒进行等量分料操作,不便在下料的同时对物料进行等量分料,从而提高了加工成本,降低了工作效率,因此需要设计一种下料均匀的生物质颗粒制粒机用以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下料均匀的生物质颗粒制粒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生物质颗粒制粒机不便预处理和等量下料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下料均匀的生物质颗粒制粒机,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端安装有生物质颗粒制粒机主体,且生物质颗粒制粒机主体的顶端安装有搅拌破碎箱,所述搅拌破碎箱的顶端安装有第一电机,且第一电机的底端安装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外侧均匀安装有安装盒,且安装盒内部的两侧均安装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两端均匀安装有破碎刀片,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内侧分别安装有第二锥齿轮与第三锥齿轮,所述连接轴外侧的安装盒的内部均安装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分别与第二锥齿轮、第三锥齿轮啮合连接,所述连接轴的两侧均匀安装有搅拌杆,所述第一电机一侧的搅拌破碎箱的顶端安装有生物质进料漏斗,所述搅拌破碎箱的底端安装有下料管,所述生物质颗粒制粒机主体内部的顶端设置有压型腔,且压型腔内部的一侧安装有第一电动推杆,所述第一电动推杆的内侧安装有压板,所述压型腔的内部安装有模板,所述搅拌破碎箱一侧的生物质颗粒制粒机主体的顶端安装有第二电动推杆,且第二电动推杆的输出端安装有切割刀,所述压型腔底端的生物质颗粒制粒机主体的内部设置有筛分腔,且筛分腔的内部安装有过滤网,所述生物质颗粒制粒机主体的一侧安装有密封门,所述筛分腔的底端安装有控制阀。
使用本技术方案的一种下料均匀的生物质颗粒制粒机时,通过第一电机带动两侧的搅拌杆以及破碎刀片转动,以对其内部的物料搅拌破碎,同时通过过滤网,以能够对物料进行筛分。
优选的,所述筛分腔底端的生物质颗粒制粒机主体的内部设置有下料腔,且下料腔的内部安装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外侧安装有承载板,且承载板的顶端设置有斜槽,所述斜槽的底端安装有重量传感器,所述下料腔一侧的生物质颗粒制粒机主体的内部安装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第二连接杆相连接,所述下料腔的底端安装有颗粒出料管。
优选的,所述生物质颗粒制粒机主体的一端安装有控制箱,且控制箱内部的顶端安装有单片机,所述重量传感器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单片机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单片机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第二电机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破碎刀片在第一连接杆的两端呈等间距排列分布,所述破碎刀片设置有四组,且每组设置有六个。
优选的,所述搅拌破碎箱内部的两侧均安装有加热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英凡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英凡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335396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