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外敷中药碾碎器有效
申请号: | 202223361070.9 | 申请日: | 2022-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9051550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23 |
发明(设计)人: | 陆续天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市中心医院 |
主分类号: | B02C18/10 | 分类号: | B02C18/10;B02C23/16;B02C18/16;B02C18/24 |
代理公司: | 郑州简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98 | 代理人: | 于建元 |
地址: | 450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外敷 中药 碾碎 | ||
一种外敷中药碾碎器,有效的解决了将药材制作成糊状操作量大且效率低的问题;包括主体,主体上开设有位于开口朝前的搅拌槽,搅拌槽内可滑动连接有开口朝上的框体,框体内转动连接有上下轴向的转杆,转杆下侧设有搅拌板,主体上开设有下侧与搅拌槽连通的避让槽,主体上开设有上下轴向的碎槽,搅拌槽上侧经多个通孔与碎槽下侧连通,碎槽内同轴设有可转动的转轴,转轴下侧设有多个切刀,转轴下端同轴设有可上下移动的转环,转环下侧可与转杆上端拆卸连接,主体上开设有进料槽,主体上可拆卸连接有可遮挡进料槽的挡盖;本实用新型结构巧妙,使用方便,便于将药材处理成糊状,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也减少了工作人员的操作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中药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外敷中药碾碎器。
背景技术
中药外敷主要是通过皮肤来吸收起到作用的,药材会通过皮肤慢慢的渗透进入到体内,然后慢慢的被身体吸收,最后随着血液的运行,逐渐的运送到病所处,发挥药理功效,其副作用小,因此,中医科常常通过中药外敷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
临床上很多情况下,中药外敷时,需要将药材碾碎后,再加入水等材料将碾碎成的药材制作成糊状,进而便于进行外敷,目前,现有碾碎器只能将药材碾碎,而不能进一步将药材制作成糊状,因而使用碾碎器将药材碾碎后,还需要将药材粉末倒入容器内添加水等液体进行手动搅拌,不仅会增加工作人员的工作量,而且多个操作步骤也会消耗大量的时间,导致其工作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外敷中药碾碎器,有效的解决了将药材制作成糊状操作量大且效率低的问题。
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包括主体,主体上开设有位于开口朝前的搅拌槽,搅拌槽内可滑动连接有开口朝上的框体,框体内转动连接有上下轴向的转杆,转杆下侧设有搅拌板,主体上开设有下侧与搅拌槽连通的避让槽,主体上开设有上下轴向的碎槽,搅拌槽上侧经多个通孔与碎槽下侧连通,碎槽内同轴设有可转动的转轴,转轴下侧设有多个沿其圆周方向分布的切刀,最下侧的切刀与碎槽底部接触,转轴下端插入避让槽内且同轴设有可上下移动的转环,转环下侧可与转杆上端拆卸连接,主体上开设有开口朝前且后侧与碎槽左上侧连通的进料槽,主体上可拆卸连接有可遮挡进料槽的挡盖。
本实用新型结构巧妙,使用方便,便于将药材处理成糊状,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也减少了工作人员的操作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轴测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全剖主视轴测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全剖左视轴测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全剖俯视轴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由图1至图4给出,包括主体1,主体1上开设有位于开口朝前的搅拌槽,搅拌槽内可滑动连接有开口朝上的框体2,框体2内转动连接有上下轴向的转杆3,转杆3下侧设有搅拌板4,主体1上开设有下侧与搅拌槽连通的避让槽,主体1上开设有上下轴向的碎槽,搅拌槽上侧经多个通孔6与碎槽下侧连通,碎槽内同轴设有可转动的转轴7,转轴7下侧设有多个沿其圆周方向分布的切刀8,最下侧的切刀8与碎槽底部接触,转轴7下端插入避让槽内且同轴设有可上下移动的转环9,转环9下侧可与转杆3上端拆卸连接,主体1上开设有开口朝前且后侧与碎槽左上侧连通的进料槽,主体1上可拆卸连接有可遮挡进料槽的挡盖10。
为了使转轴7转动,所述的碎槽上侧壁上设有上下轴向的电机11,电机11输出端与转轴7上端同轴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市中心医院,未经郑州市中心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336107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家用激光美容仪外壳镭雕治具
- 下一篇:一种VOCs实时采集数据传输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