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聚能环锅架及燃气灶有效
申请号: | 202223363594.1 | 申请日: | 2022-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8954961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2 |
发明(设计)人: | 任富佳;李林洪;颜运宇;任有忠;吴伟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老板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C15/10 | 分类号: | F24C15/10;F24C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成律师事务所 11646 | 代理人: | 马俊仁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能环锅架 燃气灶 | ||
本申请涉及灶具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聚能环锅架及燃气灶,聚能环锅架包括:固定件,固定件用于安置于台面上;扰流构件,扰流构件设置于固定件;扰流构件具有环形结构或多边形结构,扰流构件位于设置在固定件上的锅具的下方,扰流构件与锅具的锅底之间形成预定间隙。本申请提供的聚能环锅架,在扰流构件的作用下,能够有效减小高温烟气的层流边界层的厚度,从而增强高温烟气与锅底的对流换热能力,增强锅具吸热效果,并且本聚能环锅架结构简单,易于加工,在生产用料、加工难度以及用户成本上均能够缩减成本,实用性强、适用范围广。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灶具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聚能环锅架及燃气灶。
背景技术
目前,聚能环锅架的出现使燃气灶热效率提升到70%左右,但此后,热效率提升陷入瓶颈,燃气灶热效率难以继续提升,仍存在较大的能源浪费。现有技术中对聚能环锅架的改进,一般是通过增加层数或结构设计,进一步增加锅架的隔热保温效果,当聚能环锅架隔热效果饱和时,热效率则难以继续提升。也有通过增加锅架的功能的方式进一步提升热效率,如预热空气作用,但这种锅架的结构往往比较复杂,成本高,且其预热效果有限,提升热效率作用并不明显。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聚能环锅架及燃气灶,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现有的聚能环锅架热效率有限,部分能够提升热效率的锅架成本高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聚能环锅架,包括:固定件,所述固定件用于安置于台面上,所述固定件用于承载锅具;
扰流构件,所述扰流构件设置于所述固定件;所述扰流构件位于所述锅具的下方,所述扰流构件与所述锅具的锅底之间形成预定间隙。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固定件包括多个固定支脚,多个所述固定支脚呈环形间隔分布,每一所述固定支脚均包括:
第一固定件,所述第一固定件用于支撑所述锅具;所述扰流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件;
第二固定件,所述第一固定件设置在所述第二固定件的上方,所述第二固定件用于被安置在所述台面上。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扰流构件包括多个扰流单元,多个扰流单元同轴间隔设置在所述锅具的下方,每一所述扰流单元与所述锅具的底壁面均形成所述预定间隙;所述预定间隙为1mm-8mm。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固定件设置有安装部,所述扰流单元与所述安装部连接。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扰流单元的厚度为1mm-3mm。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扰流构件由红外辐射材料制成。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扰流单元的外表面设置有辐射层。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聚能环锅架还包括聚能环,所述聚能环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件与所述第二固定件之间,所述聚能环位于所述扰流构件的下方;
沿着由上至下的方向,所述聚能环的直径逐渐减小。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固定件具有片状结构,所述第一固定件的长度沿所述聚能环的径向延伸;
所述第二固定件包括沿成角度设置的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一固定部与所述第一固定件固定,或者所述第一固定部与所述聚能环连接,所述第二固定部与所述第一固定部连接,所述第二固定部用于被安置在所述台面上。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燃气灶,包括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聚能环锅架,因而,具有该聚能环锅架的全部有益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有益效果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老板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杭州老板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336359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滑乳胶片材
- 下一篇:一种咖啡萃取粉碗编织滤网连接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