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环保废电池回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3367830.7 | 申请日: | 2022-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8930569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8 |
发明(设计)人: | 刁庶;蔡露露;王天宇;朱俞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蔡露露 |
主分类号: | B65F1/14 | 分类号: | B65F1/14;B65F1/00 |
代理公司: | 沈阳铭扬联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21241 | 代理人: | 屈芳 |
地址: | 2141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环保 电池 回收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环保废电池回收装置,包括回收箱,回收箱内部设置有隔板,回收箱内部设置有分级回收机构、缓冲机构与干燥机构,分级回收机构为隔板前侧设置的一组第一回收竖板,第一回收竖板内部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一回收横板与第二回收横板,多个第一回收横板与第二回收横板另一端均伸出一组第一回收竖板两侧外壁。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分级回收机构,废电池由回收门被投入回收箱后,被第一回收横板与第二回收横板表面的垂直下料槽筛分,若废电池体积大于垂直下料槽的宽度,则在第一回收横板与第二回收横板的倾斜作用下滚入多个回收腔内,实现了对废电池的分类收集,后期工人可直接打包回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用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环保废电池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废电池就是使用过而废弃的电池,对水源和土壤的污染会间接危害到人的身体健康,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电池的使用需求不断增大,故废电池产生的数量也越来越多,但大多数废弃电池会被人们随意丢弃,因此废电池的回收问题被广泛关注。
经检索,中国专利授权号为CN213355712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环保型可用废电池回收箱,包括废电池回收箱,所述废电池回收箱的底部拐角处安装有缓冲支撑腿,所述缓冲支撑腿的底部安装有底部支撑脚,所述废电池回收箱正面的右侧安装有指示灯板,所述废电池回收箱右端面的上侧安装有投料口防水罩,所述废电池回收箱的右端面并且位于投料口防水罩的下侧开设有电池投料口。上述专利中存在以下不足:电池多为圆柱体,其在电池分类板表面向下滚动时,由于电池下料孔为长方形,体积较大的电池在经过口径较小的电池下料孔时,圆柱体的电池底部被电池下料孔支撑造成其无法下滑,从而堵塞电池下料板造成下料不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环保废电池回收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环保废电池回收装置,包括回收箱,回收箱内部设置有隔板,回收箱内部设置有分级回收机构、缓冲机构与干燥机构,分级回收机构为隔板前侧设置的一组第一回收竖板,第一回收竖板内部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一回收横板与第二回收横板,多个第一回收横板与第二回收横板另一端均伸出一组第一回收竖板两侧外壁且固定连接有第二回收竖板,多个第二回收竖板将隔板前侧均匀分隔为第一回收腔、第二回收腔、第三回收腔、第四回收腔与第五回收腔,多个第一回收横板与第二回收横板表面均开设有垂直下料槽,一组第一回收竖板两侧均匀开设有倾斜下料槽。
优选地,多个第一回收横板向左下方倾斜,多个第二回收横板向右下方倾斜,第五回收腔位于一组第一回收竖板下方,第一回收腔与第三回收腔、第二回收腔与第四回收腔分别位于第五回收腔两侧,垂直下料槽的宽度由上至下逐渐减小,倾斜下料槽的宽度与垂直下料槽一一对应。
优选地,隔板前侧设置有分类回收盒,分类回收盒位于第一回收竖板下方,隔板前侧固定连接有液压杆,液压杆前端与分类回收盒自然接触,分类回收盒底部固定连接有一组底轮,一组底轮与回收箱底部内壁滑动连接,回收箱前侧设置有清理门,清理门位于分类回收盒前侧,清理门与回收箱之前通过铰链连接。
优选地,缓冲机构为回收箱两侧内壁与第二回收竖板两侧内壁均匀设置的缓冲板,缓冲板位于第一回收腔、第二回收腔与第三回收腔内部,一组缓冲板相互交错阵列,缓冲板表面均匀设置有凹槽与斜坡。
优选地,隔板前侧转动连接有多个驱动辊与从动辊,多个驱动辊与从动辊位于垂直下料槽两侧,且多个驱动辊位于第一回收横板右侧或第二回收横板左侧位置,多个从动辊位于第一回收横板左侧或第二回收横板右侧位置,隔板后侧设置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与其中一个驱动辊动力连接,其他驱动辊之间分别设置有皮带连接。
优选地,干燥机构为隔板后侧设置的风机,斜坡表面均匀设置有出风口,出风口均倾斜朝向缓冲板的顶部方向,风机与多个缓冲板之间均设置有管道连接,风机的输入端伸出回收箱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职业技术学院;蔡露露,未经无锡职业技术学院;蔡露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336783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深阀门井内阀门用快速启闭的阀杆
- 下一篇:一种匹配重卡的组合式冲压前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