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控温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223373727.3 | 申请日: | 2022-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8976871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5 |
发明(设计)人: | 周佳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升程仪器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6/06 | 分类号: | H05B6/06;H05B6/42;H05B6/36;H05B6/10 |
代理公司: | 池州秉恒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260 | 代理人: | 李玉娜 |
地址: | 226000 江苏省南通***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控温结构,涉及离子色谱仪技术领域,包括柱温箱体和连接管,所述柱温箱体内部的两侧壁上均设有若干个温度传感器,所述柱温箱体内部的中心处设有加热控温结构外壳,所述加热控温结构外壳内部的顶部和底部均设有支撑座,两个所述支撑座的内部均设有温控器开关,温控开关会对连接头进行供电,进而连接头会对电磁加热线圈进行供电,在电磁加热线圈通电后会对加热棒体进行加热,加热棒体所散发的热量会对周围的空气进行加热,而排风扇可将带有大量热量的热空气排放至柱温箱体内部,通过设置多个温度传感器,避免在柱温箱体内部进行积累,无法快速散发,避免了现有的加热装置不具有控温结构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离子色谱仪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控温结构。
背景技术
离子色谱是的一种,故又称高效离子色谱(HPIC)或现代离子色谱,其有别于传统离子交换色谱柱色谱的主要是树脂具有很高的交联度和较低的交换容量,进样体积很小,用柱塞泵输送淋洗液通常对淋出液进行在线自动连续电导检测。
分离的原理是基于离子交换树脂上可离解的离子与流动相中具有相同电荷的溶质离子之间进行的可逆交换和分析物溶质对交换剂亲和力的差别而被分离。适用于亲水性阴、阳离子的分离。例如几个阴离子的分离,样品溶液进样之后,首先与分析柱的离子交换位置之间直接进行离子交换(即被保留在柱上),如用NaOH作淋洗液分析样品中的F-、Cl-和SO42-,保留在柱上的阴离子即被淋洗液中的OH-基置换并从柱上被洗脱。对树脂亲和力弱的分析物离子先于对树脂亲和力强的分析物离子依次被洗脱,这就是离子色谱分离过程,淋出液经过化学抑制器,将来自淋洗液的背景电导抑制到最小,这样当被分析物离开进入电导池时就有较大的可准确测量的电导信号。
现有的离子色谱柱内部通常都需要有加热装置的柱温箱,但是现有的加热装置不具有控温结构,因此,我们提出一种控温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现有的离子色谱柱内部通常都需要有加热装置的柱温箱,但是现有的加热装置不具有控温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控温结构,包括柱温箱体和连接管,所述柱温箱体内部的两侧壁上均设有若干个温度传感器,所述柱温箱体内部的中心处设有加热控温结构外壳,所述加热控温结构外壳内部的顶部和底部均设有支撑座,两个所述支撑座的内部均设有温控器开关,两个所述温控器开关上均设有连接头,两个所述支撑座之间设有加热棒体,所述加热棒体的外侧设有电磁加热线圈,所述加热控温结构外壳的两侧侧壁上均开设有安装空腔,所述安装空腔的内部均设有排风扇,所述加热控温结构外壳的正面设有降温风扇,所述降温风扇的外侧设有安装框架,所述安装框架上设有若干个连接孔洞。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连接管与安装框架之间设有若干个连接螺栓,若干个所述连接螺栓上均设有连接螺帽。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排风扇与加热棒体之间相配合使用。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技术效果是:加热棒体所散发的热量会对周围的空气进行加热,而排风扇可将带有大量热量的热空气排放至柱温箱体内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电磁加热线圈与连接头之间电连接,所述温控器开关与连接头之间电连接。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技术效果是:温控开关会对连接头进行供电,进而连接头会对电磁加热线圈进行供电,在电磁加热线圈通电后会对加热棒体进行加热。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温控器开关之间电连接。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技术效果是:通过设置多个温度传感器,会实时的检测到不同区域的温度情况,当温度过高时,温控器开关会自动断电,进而停止对加热棒体进行加热。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安装框架与连接管之间通过连接螺栓和连接螺帽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升程仪器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升程仪器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337372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