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食用菌生产用拌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3393327.9 | 申请日: | 2022-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9002748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2 |
发明(设计)人: | 李伟鹏;李唯真;周高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许昌世纪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F27/90 | 分类号: | B01F27/90;B01F27/191;B01F35/12 |
代理公司: | 许昌豫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1140 | 代理人: | 韩晓静 |
地址: | 4610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食用菌 生产 拌料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食用菌生产用拌料装置,料罐上表面的中心处转动穿设有搅拌轴,上表面的左侧设有进料管,搅拌轴上端连有驱动电机,下端位于料罐内,且两侧均连有倾斜状的搅拌叶片,料罐下表面的中心处转动穿设有驱动轴,下表面的右侧设有出料管,驱动轴下端同心连有旋转电机,上端位于料罐内部,并同心固定设有支撑块,支撑块上表面的中心处设有圆形凹槽,两侧均固定设有横杆,搅拌轴的下端位凹槽内,并与凹槽的内壁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横杆远离支撑块的一端的上方垂直固定设有竖杆,竖杆的外侧面沿其长度方向固定设有橡胶刮板,且橡胶刮板的外侧面与料罐的内壁接触;本实用新型具有混合搅拌效果好且结构稳定可靠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食用菌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食用菌生产用拌料装置。
背景技术
食用菌是一种可供人类食用的蕈菌,是指能形成大型的肉质(或胶质)子实体或菌核类组织并能供人们食用或药用的一类大型真菌,食用菌在生产的过程中,需通过拌料装置将食用菌生长所需的各种原料和营养物质进行充分混合,从而形成培养基料;然而,现有的拌料装置在使用时,大都是通过驱动电机带动搅拌轴以及搅拌叶片进行转动,从而通过搅拌叶片的旋转,实现对混料罐内部的各原料进行混合搅拌,此方式在具体使用时,存在搅拌效率低、效果差的缺点,同时,由于搅拌轴的下端未设置有效的支撑限位装置,造成搅拌轴整体的稳定性较差,在通过搅拌叶片对原料进行混合搅拌的过程中,很容易因原料对搅拌叶片的反作用力,而出现搅拌轴弯曲变形的问题;并且,在对原料进行混合搅拌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在混料罐的内壁粘结沉积部分原料,若不及时的对其进行刮除清理,则会影响原料的搅拌效果,同时亦会造成原料的浪费,并增加后续混料罐的清理难度;因此,为解决上述问题,开发一种混合搅拌效果好且结构稳定可靠的食用菌生产用拌料装置很有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混合搅拌效果好且结构稳定可靠的食用菌生产用拌料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食用菌生产用拌料装置,包括料罐,所述料罐上表面的中心处转动穿设有搅拌轴,上表面的左侧设置有进料管,所述搅拌轴的上端位于料罐的上方,并同心连接有驱动电机,下端位于料罐的内部,且两侧均通过连接杆连有搅拌叶片,所述搅拌叶片整体呈倾斜状,其倾斜方向与所述搅拌轴的转动方向相一致,所述料罐下表面的中心处转动穿设有驱动轴,下表面的右侧设置有出料管,且出料管的开口端可拆卸的设置有出料挡板,所述驱动轴位于料罐外部的一端同心连接有旋转电机,位于料罐内部的一端同心固定设置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上表面的中心处设置有与搅拌轴结构相配合的圆形凹槽,两侧均固定设置有横杆,所述搅拌轴的下端位凹槽内,并与凹槽的内壁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横杆远离支撑块的一端的上方垂直固定设置有竖杆,所述竖杆的外侧面沿其长度方向固定设置有橡胶刮板,且橡胶刮板的外侧面与料罐的内壁接触。
所述料罐上表面的中心处设置有电机支架,所述驱动电机位于电机支架的上方。
所述旋转电机的下方设置有放置板,所述放置板的两端均竖向设置有固定杆,并通过固定杆与料罐的下表面限位连接。
所述横杆与所述竖杆的连接处固定设置有直角三角形结构的加固块。
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旋转电机的转动方向相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许昌世纪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许昌世纪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339332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