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保压结构的汽车天窗包边下模板有效
申请号: | 202223396068.5 | 申请日: | 2022-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9093281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30 |
发明(设计)人: | 樊勇;魏文春;王旭;安远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信盟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19/08 | 分类号: | B21D19/08;B21D37/12;B21D55/00;B21D37/14 |
代理公司: | 合肥维可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35 | 代理人: | 吴明华 |
地址: | 239000 安徽省滁州市经济技***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结构 汽车 天窗 包边下 模板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具有保压结构的汽车天窗包边下模板,包括:下模板本体,刚性压合面布置在上述下模板本体的上表面并承接待加压模具;柔性压合部件,该下模板本体下方设有空腔,柔性压合部件布置在空腔内部,在下模板本体的刚性压合面刚性压合后,柔性压合部件柔性挤压下模板本体,柔性压合部件包括气囊,上述气囊的顶面与下模板本体下表面接触而该气囊的底面连接有充气口,该充气口穿过空腔并与外界充气结构连接。上述结构在现有下模板结构的基础上,加装保压结构,确保压合过程中的稳定性,同时该保压结构选用柔性压合结构,搭配刚性压合结构,在实现保压功能的基础上,降低微调间隙过程中对待加压模具的损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天窗加工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具有保压结构的汽车天窗包边下模板。
背景技术
汽车天窗包边一般用于实现与周边零件之间的装配间隙,保证较好的密封性,可以实现减重降本,在实际加工中,压合工序是汽车天窗加工过程中常见的工序,通常的,专用包边机的压合力一般不超过1000kN,而大型压机的压合力通常可达1500~2000kN由于大型压机的压合力较大,压合工序多采用大型压机配合上下模具进行压合,因此成型质量更好,而常规的大型压机的下模具多采用刚性压合的方式,这种压合方式虽然可完成压合工作,但缺少保压结构,在实际加压过程中,存在由于液压缸不懂或因工件变形而产生微小位移的情况,进而降低了压合方式的稳定性。
为此,我们提供具有保压结构的汽车天窗包边下模板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具有保压结构的汽车天窗包边下模板,在现有下模板结构的基础上,加装保压结构,确保压合过程中的稳定性,同时该保压结构选用柔性压合结构,搭配刚性压合结构,在实现保压功能的基础上,降低微调间隙过程中对待加压模具的损伤。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具有保压结构的汽车天窗包边下模板,包括:
下模板本体,刚性压合面布置在上述下模板本体的上表面并承接待加压模具;
柔性压合部件,该下模板本体下方设有空腔,柔性压合部件布置在空腔内部且柔性压合部件顶面与下模板本体下表面接触,在下模板本体的刚性压合面刚性压合后,柔性压合部件柔性挤压下模板本体,柔性压合部件包括气囊,上述气囊的顶面与下模板本体下表面接触而该气囊的底面连接有充气口,该充气口穿过空腔并与外界充气结构连接。
上述结构在现有下模板结构的基础上,加装保压结构,确保压合过程中的稳定性,同时该保压结构选用柔性压合结构,搭配刚性压合结构,在实现保压功能的基础上,降低微调间隙过程中对待加压模具的损伤。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上述下模板本体上穿设有限位下模板移动位置的升降导柱,且该下模板本体沿上述升降导柱作直线运动,上述升降导柱的数量为四个且分置于上述下模板本体的四个边角,上述升降导柱的外伸端设有限位帽,该限位帽的外径大于上述升降导柱的外径,上述升降导柱的外表面套设有限位弹簧,确保柔性压合部件压合下模板本体稳定上升。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上述刚性压合面设有条状的凹槽,凹槽内部布置有供待加压模具放置的滚轮组,利于工作人员将待加压模具安放在下模板本体上。
本实用新型的具有保压结构的汽车天窗包边下模板,具备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具有保压结构的汽车天窗包边下模板,在现有下模板结构的基础上,加装保压结构,确保压合过程中的稳定性,同时该保压结构选用柔性压合结构,搭配刚性压合结构,在实现保压功能的基础上,降低微调间隙过程中对待加压模具的损伤。
2、本实用新型的具有保压结构的汽车天窗包边下模板,上述下模板本体上穿设有限位下模板移动位置的升降导柱,上述升降导柱的数量为四个且分置于上述下模板本体的四个边角,上述升降导柱的外伸端设有限位帽,该限位帽的外径大于上述升降导柱的外径,上述升降导柱的外表面套设有限位弹簧,确保柔性压合部件压合下模板本体稳定上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信盟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信盟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339606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矿用隔爆型排水泵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驳接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