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柔性组件固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3399240.2 | 申请日: | 2022-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8771876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8 |
发明(设计)人: | 刘智;丁涛;刘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峰瑞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S20/23 | 分类号: | H02S20/23;F24S25/6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1000 山东省潍坊市奎文***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柔性 组件 固定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柔性组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柔性组件固定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下方对称安装有支撑柱,所述底板两端对称安装有固定装置,所述底板两侧对称安装有辅助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包括位于支撑柱内部的凹槽,所述凹槽内对称的侧面安装有开槽,所述开槽内底面安装有弹簧,所述弹簧顶端连接有移动柱,所述移动柱一侧与开槽活动连接,另一侧安装有凹板,借此,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对柔性组件的固定,且整个固定过程方便快捷效率高,同时通过辅助装置提高了固定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柔性组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柔性组件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柔性组件是指一种重量更轻、厚度更薄且柔韧性更佳的新型组件,一般作为光伏系统的组件进行使用。在对柔性组件进行安装时,通常采用粘连的方式安装于屋顶等建筑表面,上述对柔性组件的固定方式较为传统,且安装和拆卸费时费力,效率不高。
综上可知,现有技术在实际使用上显然存在不便与缺陷,所以有必要加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柔性组件固定装置,其可以通过把手对固定装置进行竖直方向的移动,实现对柔性组件在底板上的固定,同时辅助装置增加了对柔性组件固定的稳定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柔性组件固定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下方对称安装有支撑柱,所述底板两端对称安装有固定装置,所述底板两侧对称安装有辅助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包括位于支撑柱内部的凹槽,所述凹槽内对称的侧面安装有开槽,所述开槽内底面安装有弹簧,所述弹簧顶端连接有移动柱,所述移动柱一侧与开槽活动连接,另一侧安装有凹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柔性组件固定装置,所述辅助装置包括与凹板侧面连接的L型连接柱,所述L型连接柱远离凹板的一端连接有L型固定板,所述L型固定板的顶部与底板的上表面抵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柔性组件固定装置,所述凹板远离底板的一侧安装有把手。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柔性组件固定装置,所述弹簧在未受力时,所述凹板和所述L型固定板的顶部与底板上表面抵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柔性组件固定装置,所述L型连接柱的数量为至少一个。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柔性组件固定装置,在对柔性组件进行固定时,可通过把手抬起凹板,将柔性组件放于凹板和底板之间,然后松开把手,凹板在弹簧的作用下进行复位,从而对柔性组件进行固定,同时辅助组件也进行同步运动,从而增强对柔性组件的固定效果,而且整个固定过程简单快捷,效率高,也方便对柔性组件进行更换,且不对柔性组件进行破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凹板及与凹板连接的结构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支撑柱及与支撑柱连接的结构的示意图。
在图中,1-底板,2-支撑柱,3-凹槽,4-弹簧,5-移动柱,6-凹板,7-L型连接柱,8-L型固定板,9-把手,10-开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峰瑞电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峰瑞电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339924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机电柔性抗震支吊架用抗震连接装置
- 下一篇:一种立式圆瓶贴标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