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连续缩合反应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223406646.9 | 申请日: | 2022-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8654502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1 |
发明(设计)人: | 刘领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旭隆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19/18 | 分类号: | B01J19/18;B01J19/00;C07C315/00;C07C317/14 |
代理公司: | 河北国维致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3137 | 代理人: | 陈云博 |
地址: | 050099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续 缩合 反应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连续缩合反应系统,包括反应釜、导流筒、第一进料管、第二进料管、排气管和暂存罐;反应釜与气压检测器连接;导流筒设于反应釜内与所述反应釜底部密封连接,第一进料管插设于所述反应釜内,所述第一进料管与氯苯储罐连通;第二进料管插设于所述导流筒内,所述第二进料管与酯化液储罐连通;排气管与所述反应釜连通并设有排气阀;暂存罐通过连接管与所述溢流空间的底部连通,且所述暂存罐的出液口与水解罐连通。本实用新型连续缩合反应系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采用三氧化硫法制备4,4‑二氯二苯砜时间歇性接料方式导致劳动量大、生产效率低下,设备容易损坏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化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连续缩合反应系统。
背景技术
4,4-二氯二苯砜,简称DDS,为一种白色晶体,可升华,易溶于苯,氯苯,DMF等有机溶剂,微溶于乙醇,甲醇,不溶于水,闪点为233℃,沸点为397℃,熔点为246-251℃;其在工程塑料和精细化工领域有着广泛的用途,是制造聚砜、聚醚砜等工程塑料的主要原料;也是合成4,4-二氨基二苯砜和医药,染料,农药的中间体,已在工程塑料和精细化工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目前,常用的4.4–二氯二苯砜的合成方法有:氯磺酸法、硫酸法以及三氧化硫法。
若在缩合反应釜内的温度或压力过高的情况下继续反应,会严重影响产品质量及反应时长,降低设备的使用寿命。因此需将焦硫酸酯和三氧化硫的混合物缓慢滴加到氯苯中,持续加料时间约为16小时。而且在加料过程中需要频繁的操控进料设备的开关,以使焦硫酸酯和三氧化硫的混合物间歇性的进入缩合反应釜内,确保反应持续稳定进行。但间歇式的进料方式不仅持续时间过长,浪费了大量的劳动力,而且长期的频繁操控进料设备的开关容易导致进料设备的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连续缩合反应系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采用三氧化硫法制备4,4-二氯二苯砜时间歇性接料方式导致劳动量大、生产效率低下,设备容易损坏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连续缩合反应系统,包括:
反应釜,与气压检测器连接;
导流筒,设于所述反应釜内,并与所述反应釜底部密封连接,所述导流筒与所述反应釜之间形成溢流空间;
第一进料管,插设于所述反应釜内,所述第一进料管用于与氯苯储罐连通;
第二进料管,插设于所述导流筒内,所述第二进料管用于与酯化液储罐连通;
排气管,与所述反应釜连通,所述排气管上设有排气阀;以及
暂存罐,通过连接管与所述溢流空间的底部连通,且所述暂存罐的出液口与水解罐连通,所述出液口位于所述暂存罐的上部。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反应釜内还设有导流筒,所述第一进料管的出料端插设于所述导流筒的上部,所述第二进料管由所述导流筒的下部插入所述导流筒内,所述导流筒的上部开设有溢流槽,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反应釜内还包括搅拌机构,所述搅拌机构的下部位于所述导流筒内,所述搅拌机构包括:
搅拌轴,底部插设于所述导流筒内,顶部与所述反应釜连接;
轴套,套设于所述搅拌轴外,并位于所述导流筒内;以及
多个叶片,呈放射状分别连接于所述轴套的外周面。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导流筒内还设有篦子,所述篦子设于所述溢流槽的下方并与所述导流筒的内壁连接,所述第一进料管的出料端插设于所述篦子的下部。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反应釜的内还设有冷却机构,所述冷却机构位于所述溢流空间内,所述冷却机构包括设于所述反应釜内的冷却管,所述冷却管的进水口与供液设备的出液口连通,所述冷却管的出水口与所述供液设备的进液口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旭隆化工有限公司,未经河北旭隆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340664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荧光激发模块
- 下一篇:驾驶室保护装置及车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