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茶园昆虫越冬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3411602.5 | 申请日: | 2022-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9165463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13 |
发明(设计)人: | 张龙杰;萧灵亚;王开荣;蔡晓明;叶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黄金韵茶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7/033 | 分类号: | A01K67/033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2 | 代理人: | 袁忠卫;付华 |
地址: | 315412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茶园 昆虫 越冬 装置 | ||
一种茶园昆虫越冬装置,包括:壳体,其上设有进口和第一出口;第一封堵件,设于所述壳体上、并用来打开或关闭所述第一出口;其特征在于:第一腔室,设于所述壳体内部、并与所述进口连通;第二腔室,设于所述壳体内部、并与所述第一出口连通,所述第二腔室与第一腔室相互独立、并相邻设置,而使所述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之间具有第一共有壁,该第一共有壁上分布有多个第一网孔,从而能够对进入其中的昆虫进行筛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茶园昆虫繁育,具体是一种茶园昆虫越冬装置。
背景技术
茶园主要害虫有茶小绿叶蝉、黑刺粉虱、茶尺蠖、蝽类、盲蜯、马蜂等大型蜂类、大型金龟子等,这些害虫会取食茶树叶茎等幼嫩组织或汁液,造成茶树生长不良,产量下降,茶叶品质变劣,严重时导致茶树死亡。
目前茶园防治害虫主要是在茶树生长期,并且采用化学手段,虽然短时间内效果显著,但化学农药存在污染环境和农产品、杀伤天敌、诱发害虫抗药性等严重负面问题,而对昆虫休眠期的防治和保护未见报道。
在自然界中,前述茶园的这些害虫存在大量的天敌,如蜘蛛、草铃、瓢虫、寄蝇、食蚜蝇、猎蝽、黄蜂、广大腿小蜂等,对茶害虫的卵、幼/若虫、成虫均有抑杀作用,能够持续控制茶害虫种群防治暴发成灾。与传统使用的化学农药防治相比,这种“以虫治虫”的生物防治方式能够维持生态平衡、降低对环境污染的前提下,把害虫数量控制在较低水平,从而实现较好的害虫防治效果。
由于这些天敌昆虫的耐寒性较差,导致天敌昆虫越冬的死亡率较高,从而影响翌年天敌昆虫的繁衍,继而影响害虫的生物防治效果。
现有技术中,已出现人造的昆虫越冬装置。如专利号为ZL202122442837.X(授权公告号为CN215912996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瓢虫越冬装置,包括箱体和箱盖,在箱体的底部设有保温层,保温层中交替有瓢虫越冬室,瓢虫越冬室通过直线、折线或曲线沟槽与箱体上的瓢虫进出孔相连通,以便瓢虫从瓢虫进出孔进入箱体后顺利进入越冬室中。所述的保温层为泡沫制品。箱体和箱盖通过铰连相连。
上述瓢虫越冬装置通过在箱体底部设置泡沫材质的保温层,使瓢虫从箱体上的瓢虫进出孔进入保温层内部的瓢虫越冬室,从而能够提高瓢虫的冬眠环境温度,以提高瓢虫的越冬成活率。然而,该瓢虫越冬装置是通过气味吸引剂或少量人工捕捉的瓢虫来吸引瓢虫进入其中,除了瓢虫以外,不可避免地会有其他类型的昆虫进入其中,如茶园害虫,由于该瓢虫越冬装置无法对进入其中的昆虫进行筛选,导致该瓢虫越冬装置为所有类型的昆虫进行无差异化的越冬防护,也促进了茶园害虫的繁殖,使茶园害虫的生物防治效果减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的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能够对进入其中的昆虫进行筛分的茶园昆虫越冬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茶园昆虫越冬装置,包括:
壳体,其上设有进口和第一出口;
第一封堵件,设于所述壳体上、并用来打开或关闭所述第一出口;
其特征在于:
第一腔室,设于所述壳体内部、并与所述进口连通;
第二腔室,设于所述壳体内部、并与所述第一出口连通,所述第二腔室与第一腔室相互独立、并相邻设置,而使所述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之间具有第一共有壁,该第一共有壁上分布有多个第一网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黄金韵茶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波黄金韵茶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341160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