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渗水痕迹的盖梁有效
申请号: | 202223415268.0 | 申请日: | 2022-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9059721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23 |
发明(设计)人: | 滕丽;王嘉祺;赵辛玮;杨伟;操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城建城市运营(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城建智慧城市运营管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19/00 | 分类号: | E01D19/00;E01D19/08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益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1381 | 代理人: | 方燕娜;王雯婷 |
地址: | 200125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渗水 痕迹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盖梁设计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防渗水痕迹的盖梁。一种防渗水痕迹的盖梁,包括盖梁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盖梁主体横桥向设有滴水檐,滴水檐两端设有向上弯折的挡水条,挡水条顺着盖梁主体顺桥向设置,位于滴水檐底端设有向内凹陷的滴水线,并且滴水线沿盖梁主体横桥向设置。同现有技术相比,构造结构简单,施工便捷,适用于现场浇筑和工厂预制,可以防止渗水痕迹产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盖梁设计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防渗水痕迹的盖梁。
背景技术
盖梁是桥墩的重要受力构件之一,上部结构荷载经盖梁传递至墩柱。在桥梁运维期,由于伸缩缝止水带破损、排水管道破损等原因,造成桥面积水下泄,侵害盖梁。伸缩缝止水带破损、排水管道破损等病害通常无法被及时发现,加之盖梁位置难以到达、不能及时处置病害,使得盖梁表面出现渗水痕迹。
盖梁位置难以到达,一旦出现渗水痕迹,处置极其困难。而且,如果每次只对渗水痕迹进行清洁,渗水痕迹仍有可能再次出现。因此,亟需一种新型盖梁从根本上防止渗水痕迹的产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防渗水痕迹的盖梁。
为实现上述目的,设计一种防渗水痕迹的盖梁,包括盖梁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盖梁主体横桥向设有滴水檐,滴水檐两端设有向上弯折的挡水条,挡水条顺着盖梁主体顺桥向设置,位于滴水檐底端设有向内凹陷的滴水线,并且滴水线沿盖梁主体横桥向设置。
盖梁主体的截面形状为矩形。
滴水檐的侧面与矩形截面盖梁侧立面位于同一水平面,滴水檐的顶面与矩形截面盖梁顶面位于同一平面。
挡水条的底面与矩形截面盖梁顶面位于同一水平面,所述的挡水条的侧面与矩形截面盖梁端立面位于同一平面。
盖梁主体的截面形状为倒T形。
滴水檐的侧面与倒T形盖梁侧立面位于同一水平面,所述的滴水檐的顶面与倒T形盖梁翼缘顶面位于同一平面。
挡水条的侧面与倒T形盖梁端立面位于同一水平面,所述的挡水条底面与倒T形盖梁翼缘顶面位于同一平面。
本实用新型同现有技术相比,构造结构简单,施工便捷,适用于现场浇筑和工厂预制,可以防止渗水痕迹产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矩形截面防渗水痕迹盖梁的斜视图。
图2为矩形截面防渗水痕迹盖梁的主视图。
图3为矩形截面防渗水痕迹盖梁的俯视图。
图4为图2中A-A截面图。
图5为矩形截面防渗水痕迹盖梁的左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倒T形截面防渗水痕迹盖梁的斜视图。
图7为倒T形截面防渗水痕迹盖梁的主视图。
图8为倒T形截面防渗水痕迹盖梁的俯视图。
图9为图7中B-B截面图。
图10为倒T形截面防渗水痕迹盖梁的左视图。
参见图1-图10,其中,1、滴水檐,2、挡水条;3、滴水线,4、矩形截面盖梁顶面,5、矩形截面盖梁侧立面,6、矩形截面盖梁端立面,7、倒T形盖梁翼缘顶面,8、倒T形盖梁侧立面,9、倒T形盖梁端立面,10、盖梁主体体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城建城市运营(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城建智慧城市运营管理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城建城市运营(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城建智慧城市运营管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341526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