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充电的头带及VR头显有效
申请号: | 202223419479.1 | 申请日: | 2022-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8767605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8 |
发明(设计)人: | 张志男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克为创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27/01 | 分类号: | G02B27/01;H02J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坂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充电 vr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充电的头带及VR头显,带充电的头带连接于VR头显的VR眼镜,带充电的头带包括:头带本体、上壳体、下壳体和蓄电组件;头带本体可套戴于使用者头部,两端分别连接于VR眼镜的两侧;上壳体和下壳体相互夹装于头带本体上;蓄电组件设置于上壳体和下壳体内,并与VR眼镜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头带后部设置蓄电组件,通过预先对蓄电组件进行充电后,在无外接电源的场景下通过蓄电组件可以对VR眼镜进行长时间的续航,具有提高用户整体应用体验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VR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带充电的头带及VR头显。
背景技术
虚拟现实技术(VirtualReality,VR)是一种模拟环境体验虚拟世界的计算机仿真技术,头戴式虚拟现实显示装置显示原理是人的左右眼分别获取显示系统产生的同一物体带有图像差的两幅图像,从而产生立体感,也称为VR头显。
现有的一体式VR头显将VR眼镜和耳机一体设计在头带上,具有便捷使用的优点,但现有的一体式VR头显在使用时需要对VR眼镜进行外接电源,使用场景受限,即使一些VR眼镜自带有电池,但其自身电池容量有限,在无外接电源的场景下难以提供长时间的续航,降低了整体的应用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充电的头带及VR头显,旨在解决现有一体式VR头显在无外接电源的场景下续航时间不足导致体验降低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提供一种带充电的头带,连接于VR头显的VR眼镜,所述带充电的头带包括:头带本体、上壳体、下壳体和蓄电组件;
所述头带本体可套戴于使用者头部,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VR眼镜的两侧;
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相互夹装于所述头带本体上;
所述蓄电组件设置于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内,并与所述VR眼镜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蓄电组件包括:充电支架、电路板和可充电电池;所述充电支架安装于所述下壳体的内侧上;所述电路板安装于所述充电支架上;所述可充电电池安装于所述充电支架上且连接于所述电路板。
进一步的,所述充电支架上设有电路板安装位和位于所述电路板两侧的可充电电池安装位;所述电路板安装于所述电路板安装位上;两个所述可充电电池分别安装于两侧的所述可充电电池安装位上且分别连接于所述电路板。
进一步的,所述电路板上设有外露于所述上壳体或下壳体外表面的充电接口,所述电路板上连接有引出至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外的供电线缆。
进一步的,所述下壳体呈弧形状且与所述头带本体的弧度适配,所述充电支架的背侧定位安装于所述下壳体的内侧上,当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连接安装时,所述上壳体的内侧抵紧于所述充电支架的前侧。
进一步的,所述充电支架的背侧上沿和下沿均设有第一弧形凸条,所述下壳体内侧设有多个定位条,所述充电支架通过所述第一弧形凸条定位卡装于多个所述定位条上设置的卡口中。
进一步的,所述充电支架的前侧设有多个凸台,所述上壳体的内侧设有多个抵压柱,当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连接安装时,多个所述抵压柱一一抵压于所述充电支架上的多个所述凸台。
进一步的,所述可充电电池上贴设有减震垫,当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连接安装时,所述上壳体的内侧抵压于所述减震垫。
进一步的,所述头带本体贯穿于所述下壳体内侧和充电支架的背侧之间,且所述头带本体的上下沿限位于所述充电支架上的两个所述第一弧形凸条之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VR头显,包括VR眼镜和如上所述的带充电的头带,所述头带的两端分别安装于所述VR眼镜的两侧,所述蓄电组件与所述VR眼镜电性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克为创新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克为创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341947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现浇筑用组合式保温墙体
- 下一篇:一种固定夹具